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七十八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10458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01

    葉衷行意識到自己惹了大麻煩之後,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去尋蔡氏家主商議,卻是連門都沒進去,最後蔡家浜段花費了七萬餘銀幣,都沒有成功疏浚。

    葉衷行嗚呼哀哉,無奈至極,隻好泛舟出海,再無蹤跡。

    “陛下,那蔡家浜段的水路疏浚事,怎麽辦?”興安猶豫的問道。

    朱祁鈺並沒有猶豫的說道:“華亭蔡氏既然願意捐交善款,朕索性就成全了他,籍家後,所抄善款,就用於疏浚吧。”

    “陛下容稟,華亭蔡氏已經抄了…”興安趕忙說道:“蔡氏家主也才參與到了會昌伯府餘孽案中。”

    興安這麽說,朱祁鈺明白了興安的問題。

    興安問的可不僅僅是蔡家浜段的水路疏浚,皇帝已經知道了,而且為了鬆江府水路四通八達,為了陛下的意誌,蔡家浜段必然會疏浚。

    是你華亭蔡氏家宅中的風亭水榭有沒有水重要,還是皇帝的顏麵重要?

    興安問的其實是,大明的以工代賑之事,遇到類似的事,如何處理。

    以工代賑的先行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兒,該怎麽辦?

    大明要不要全部朝廷承辦?

    李賓言為何要在召稼樓撲買掉三個工點,而不是全部朝廷督辦疏浚?

    把錢都給了豪商們賺,是李賓言腦子有問題,還是李賓言已經被腐蝕惡墮,成為了一個國之蛀蟲?

    其實並非如此。

    宋朝的時候,因為恩蔭製,導致宋朝的官員超過了七成都是恩蔭而來,大明是一個坑三個人等,宋朝就是一個坑,三十個人等。

    宋朝的三冗兩積的大難題,其中有一個就是自始至終都無法解決,那就是冗員。

    兩宋的冗員可謂是亡國之弊,不僅僅是冗員來到的財政壓力,還加劇了兩宋的黨錮之禍。

    李賓言選擇撲買,是因為朝廷人力有限,做這五個工點,鬆江府上下已經是人困馬乏,日夜不歇。

    李賓言一共主持了八個工點,剩下的三個工點,李賓言有兩個辦法解決,一個是擴編行政,一個是撲買商賈。

    擴編行政帶來的行政成本,遠遠大於撲買之後,商賈獲利。

    而且擴編,除了冗員帶來的行政成本大幅增加之外,很容易形成一個占據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團體,這才是讓李賓言最為忌憚之事。

    冗員真的能稱得上亡國之弊的原因,就是這個肉食者團體。

    譬如說:韃清的八旗,在康熙年間已經開始睡覺看大門的八旗軍,戰鬥力低下、靡費極重,偌大個韃清朝養不起這些鐵杆莊稼嗎?

    自然是養得起。

    但是那些掌控八旗的貝勒台吉們,把朝堂攪和的一片烏煙瘴氣。

    雍正上台後,讓這幫鐵杆莊稼們隻領俸祿不視事,才算是解決了一些問題,也得罪了滿貴人。

    搞士紳一體納糧的雍正,又得罪了漢地主,這前麵得罪滿貴人,後麵得罪漢地主,雍正最終就變的人厭狗嫌了。

    所以,李賓言選擇了撲買,是為了減少行政成本。

    葉衷行的能力很強,而且在朝廷的信譽極好,但是最後仍然是敗給了勢要豪右、宗族大家。

    “葉衷行再等一天,蔡氏就被抄家了。”朱祁鈺頗為感慨的說道,葉衷行算是個良商了,不賺黑心錢,可惜跑路了。

    “至於以工代賑,朝廷力有未逮,仍撲買,一切照舊便是。”朱祁鈺的語氣頗為玩味。

    “啊,這?”興安有些迷惑。

    一切照舊?

    朱祁鈺語重心長的說道:“以工代賑,耗資靡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