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九十六章 陛下為何謀反?(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174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08

    於謙看完了徐有貞的草稿,是愛不釋手,他知道徐有貞為何兩個月不麵聖了,也明白了徐有貞為何不打算回朝堂了。

    就這草稿上的一百餘處橋梁,真的建成了,天塹變通途,大明南北將真正的變為一體,互通有無。

    “還是太難了。”於謙放下了草稿,徐有貞的設計並沒有那麽多花裏花哨,而且確實可行,是可以實現的。

    但問題是,大明造不起。

    沒有那麽的鋼鐵、沒有那麽多的水泥,甚至鋼鐵和水泥的質量也達不到徐有貞的要求。

    於謙十分鄭重的拍著徐有貞的草稿說道:“我們可以先做的簡單一些,比如在烏江、岷江、漢水、贛江、錢塘江等地,從水淺之地開始營建,一點點的做。”

    徐有貞不住的點頭,回答道:“嗯,於少保所言,也是我的想法。”

    退而求其次,在一些水淺的地方,進行造橋,一點點培養產業工匠、一點點進行技術積累、一點點提高鋼料泥料的質量,這些都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最後,在長江上建造一座座大橋。

    於謙和徐有貞少有的在這件事上達成了一致,而後雙方就四萬裏長江主幹道的疏浚,碰了個頭,於謙著重強調了為何要疏浚四萬裏水路,而徐有貞從技術的角度,說明了技術的難點,同時保證在五年之內,將四萬裏水路疏浚完成。

    徐有貞起身告別之際,說道:“自古變法者,善終者寥寥,徐某告退,於少保珍重。”

    徐有貞仍然是典型的保守派,他認為陛下就是什麽都不做,大明也會更好,他總覺得,過猶不及。

    隻是他忘記了,當初在張秋的時候,他和陳鎰二人,為何要帶著百姓吊死了縉紳,打開了那些糧倉,賑濟災民。

    有些事,一旦開始,便沒有了退路可言。

    “珍重。”於謙站了起來送行,走到門前時,他忽然開口說道:“徐巡撫,過七日,陛下要在新港設宴送行,你介時仍在鬆江府嗎?”

    徐有貞猶豫了下,欲言又止,思索了片刻說道:“在,這月餘都要在鬆江府確定物料撲買事。”

    “到時一起去看看如何?”於謙發出了邀請。

    管他是否是政敵,先拉上賊船再說。

    徐有貞知道推卻不得說道:“一定會去的。”

    徐有貞也是朝堂狗鬥的老手了,他知道這次陛下要送什麽人,也知道於謙為何非要拉他上賊船。

    日後被人編排,日後被人謾罵,他徐有貞也是榜上有名,而且還是個大叛徒的形象。

    徐有貞有拒絕的餘地嗎?他沒有。

    他隻要想完成四萬裏水路疏浚、二十萬裏水路疏浚、數以千計的江河大橋的落成、上百座長江大橋從圖紙變成現實,他就沒有辦法拒絕。

    徐有貞也想明白了,罵就罵唄,又不掉幾斤肉。

    反正他赤著腳、穿著蓑衣和陳鎰在河套治水,變成摳腳大漢之後,早已經斯文掃地了。

    既然早就背叛了自己的所出的階級,選擇了背叛,那就背叛到底。

    於謙笑容滿麵的看著徐有貞的背景,這人一旦有所求,就很好被利用了,而且被利用後,還心甘情願,唾麵自幹。

    當然,好聽點,也可以說徐有貞迷途知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