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零二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546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10

    朱祁鈺看著手中的奏疏陷入了沉思。

    如何解決宗室子弟過多,導致朝廷養不起的問題。

    古今中文,曆朝曆代,都有自己的做法。

    其中最為殘酷的方式,就是奧斯曼王國的弑親法令。

    就是新蘇丹上台之後,兄弟和侄子全部殺死。

    比如現在小亞細亞逞凶的奧斯曼蘇丹法提赫,在上台後,第一件事就是溺死了自己尚在繈褓中的弟弟。

    把所有的宗室全都殺死,就不存在朝廷無法供養子子孫孫無窮盡的供養問題了,畢竟宗室沒人了。

    法提赫果然是小天才。

    這種方法需要繼位的蘇丹長壽健康、陽氣足,能夠生下更多的繼承人,而且宗親數量大規模減少,弑親法令,逐漸演變成了近衛軍繼承法。

    誰掌控了近衛軍,誰就掌控了王位。

    這種弑親法令的方法在戰國時代,也有人實踐過。

    晉國小宗曲沃武公,攻破了晉國大宗晉侯緡的都城翼城,史稱曲沃代翼。

    在曲沃代翼之後,小宗代大宗之後晉武公,開始大屠宗室,將晉國嫡係血脈全部斬盡殺絕。

    而晉武公的兒子,晉獻公姬詭諸,更是將自己小宗的血脈屠殺殆盡,為三家分晉埋下了禍根。

    另外一個弑親法令的實踐者,為秦二世胡亥,將秦國宗室殺了個幹幹淨淨。

    倭國解決宗室子弟難以供養的問題,非常有趣,幾個世襲宮家作為皇位繼承備份,代代為親王,不遞減。

    天皇家和世襲宮家,隻留下作為繼承人的子嗣,其他統統送去廟裏出家,不僅節省了金錢,還把出家的宗室們斷子絕孫。

    倭國一直到明治維新前,除淨土真宗以外,其他出家的和尚也不能結婚。

    而中國解決宗室供養最成功的當屬主父偃的推恩令。

    漢初宗室造反如同家常便飯,比如鬧得沸沸揚揚的七國之亂,漢景帝不得不殺掉晁錯,再行平叛。

    在漢武帝時期,削藩依舊是朝廷的老大難,主父偃建議實行推恩令,除了嫡長子繼承王位以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分割封國土地為列侯。

    子子孫孫分封之後,整個藩國被層層削弱,藩王作亂之禍根,自然消失不見了。

    大明的宗室繼承法,其實和推恩令的繼承法頗為相似。

    皇子封親王,皇子的嫡長子承襲親王。

    諸子授鎮國將軍,孫授輔國將軍,曾孫授奉國將軍,四世孫授鎮國中尉,五世孫授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授奉國中尉。

    可是隨著代代相傳,親王越封越多,宗室子弟也越來越龐大,朝廷供養變得吃力無比。

    “皇叔之法妙極,不過要被宗室指著鼻子,噴的狗血淋頭了。”朱祁鈺看著襄王的奏疏,頗為感慨的說道。

    興安也滿是疑惑的問道:“襄王殿下出了個什麽主意,讓群臣都挑不出什麽毛病來?”

    興安並沒有看過這封奏疏,這是宗親上的奏疏,他無權查看。

    朱祁鈺將奏疏遞給了興安,歎息的說道:“第一個就是降襲製,親王薨,嫡長子降襲為郡王,郡王薨,嫡長子則降襲為鎮國將軍,以此類推,五世不襲。”

    “第二個則是考封,一個爵位隻有一個子嗣可以降襲,其他子嗣必須考評後才能得封,如果無法通過考封,可加入勳軍,做閑散宗親,冠服視四品,領俸而不視事,子嗣無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