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零八章 鬆江府匠城有路燈(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092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12

    “城中東西有十一條大街,南北有十四條,共計九市七十二坊,以大明街隔東西兩城,東城為軍、西城為匠。”

    朱祁鈺說到這裏的時候,麵色有些古怪。

    正中的那條大街叫什麽,當初李賓言和皇帝磨了兩次牙。

    開始李賓言想叫泰安大街,因為北門,衝著京師的門,叫泰安門,朱祁鈺給否了。

    後來李賓言想叫景泰大街,景泰年間修的城,叫景泰大街不是很合理嗎?

    朱祁鈺又否了,直接給他定名為了大明街。

    冉思娘愣愣的說道:“那豈不是比京城還要大嗎?”

    朱祁鈺看著頗為雄偉的城池說道:“是的,不算京師外的民舍,青浦匠城比北衙大了四分之一,大約是君堡的七倍大小。”

    匠城的位置更靠近江蘇,而不是後世中心的上海縣。

    在這個地方修建如此巨大的城池,李賓言在選址的時候,是處於料敵從寬的角度。

    為了防止海上敵寇,侵擾鬆江府。

    碼頭可以丟、港口可以丟、船廠可以丟、工坊可以丟,唯有匠人不可以丟。

    人在,工坊、船廠、港口、碼頭都可以再建,但是人不在了,那一切皆休。

    “建這麽大個城池,一定很貴吧。”冉思娘看著那磚石城牆,南衙諸府都在上奏請求拆除城牆,因為丁口愈多,城池變得擁擠。

    但是青浦匠城的城牆仍然是磚牆。

    “一共不到五十萬銀幣,比北衙便宜多了。”朱祁鈺看著偌大的城池說道:“李賓言也就修了個城牆和坊牆,其他的都是工匠們自己修的。”

    北衙為何建了十三年,其實多數時間都在建皇宮,而且主要成本也集中在皇宮上。

    比如皇宮的地麵磚石名叫金磚,是從蘇杭地區運到京師鋪設,周期長成本高,大明皇宮的一道窗欄都要三千多兩銀子。

    窗欄真的值三千兩銀子嗎?

    這每過一次手,都要沾一點油,自然昂貴無比。

    青浦匠城則完全不用這種顧慮,充斥著一種粗獷實用的風格,城池的格調是大開大合。

    車駕來到了南門的承恩門前,看到了等候已久的李賓言、陳宗卿、雷俊泰,還有數十名大工匠。

    “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李賓言帶頭行禮。

    朱祁鈺擺了擺手,說道:“免禮。”

    護城河上綠蔭蔽城,楊柳枝在水麵上打出了陣陣漣漪,飛鳥在枝丫上築巢,此時正一展歌喉,清脆的鳥鳴讓人身心愉悅。

    車駕緩緩的駛入了匠城之內,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環形的廣場,硬化路麵圍著一個七八丈高的漢白玉色雕刻的塑像,高大的石刻雕塑,壓迫感十足。

    朱祁鈺額頭青筋直跳,這個李賓言!

    冉思娘看著那個雕塑忍俊不禁的說道:“這雕塑的石柱上寫著真武大帝,這是真武大帝的雕塑?可怎麽看,都是陛下啊。”

    雕塑栩栩如生,功底很是紮實。

    這真武大帝英姿颯爽、氣勢非凡,身穿一身明光甲,胯下是一匹黑色的戰馬,前蹄高抬、揚天嘶鳴,而真武大帝的手指向了南邊,似乎在指著遼闊的海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