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一十六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26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15

    朱瞻墡坐直了身子,非常嚴肅的說道:“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收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

    “自古治世亂世,未嚐以財不足為公患也,患在治財無其道爾。”

    作為利柄論的第一作者以及理論主張的踐行者,朱瞻墡簡明扼要的提出了自己提出利柄論的初心。

    天下的財富由天下人的勞動創造,朝廷收賦稅課役,供給天下使用。

    無論是治世和亂世都不是因為財富不足成為國朝的心腹大患,是因為在治理財富上沒有正確的道路。

    那麽這個道路在哪裏?

    朱瞻墡繼續說道:“天德純粹,陛下無聲色畋遊之好,親政以來,撥亂世冗疾,反諸正朝堂,若披雲霧而睹青天也,天下駸駸向治矣。”

    治理財富的道路,在陛下指引的方向裏。

    胡濙在心裏對朱瞻墡豎起了大拇指,陛下在京的時候不讓吹噓陛下的英明,陛下不在京了,自然要好好的吹一下,這都是要寫道鹽鐵會議的鹽鐵論之中的內容。

    朱瞻墡看鹽鐵會議上並沒有人反對便繼續說道:“國未嚐無弊政,而不足以累天下向治;朝未嚐無小人,而不足以勝剛正之氣。”

    “君臣上下惻怛之心,忠厚之政,仁義皆施。”

    他話鋒一轉說道:“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憂乎?”

    朱瞻墡的意思很明確,政令雖然有不完善的地方,朝裏也有小人,但是君臣一心,仁義皆施,天下向治。

    但是江山社稷的重任,陛下能夠一直英明下去,但全靠陛下一個人嗎?

    “我來補充一下。”胡濙忽然從老僧入定的狀態睜開了眼說道:“諸位且聽老朽一言。”

    “南宋之初,紹興元年,宋高宗撲買官田,五十八年後,也就是紹熙四年,官田撲買停止。”

    “除一部分劃為寺院、書院外,其他公田,全部賣斷給私人經營。”

    “通過變賣公田,南宋朝廷,在短時間內迅速獲得了一大筆相當可觀的財貨,這筆錢七成上交朝廷,三成留給地方。”

    胡濙說完停頓了一下,讓群臣們理解下他的話。

    南宋有大量的公田,大致可分為戶絕田、籍沒田、拋荒田、沙田、塗田、營田、屯田。

    這些田畝,在紹興元年到紹熙四年這五十八年的時間裏,大量被撲買給了私人。

    胡濙說的是南宋,又未嚐不是說的大明。

    大明當年軍衛法有多少的屯田?到了今天又剩下了多少呢?

    胡濙敲了敲桌子繼續說道:“這官田撲買,膏腴之地自然搶著購買,那貧瘠之地,自然無人購買。”

    “大約隻有三成左右的膏腴官田被搶買,剩下七成的貧瘠田畝,卻沒有人要。”

    “不僅沒人要,也沒人種,誰知道會不會被撲買掉,所以百姓們也不敢種官田。”

    “紹熙四年,南宋朝廷試行官莊法,這官莊法,除了沒有天子門生的掌令官之外,其他和現行的農莊法幾無區別。”

    胡濙此言一出,引起了群臣們議論紛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