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二十四章 當街殺之(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038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18

    漢使向來以剛硬著稱,且不說那久負盛名的張騫、班超、王玄策之人,這些都被人編纂成了話本,世人耳熟能詳。

    西漢時候有一個名叫罽賓國的地方,這裏不屬於西域都護府,距離長安兩萬兩千裏。

    漢武帝時候,大漢通使罽賓國。

    罽賓國的國王烏頭勞,覺得大漢天兵不能至,就剽殺漢使,搶劫財物,後來烏頭勞死後,兒子繼位,大漢再遣使至罽賓國。

    這次出使的是邊關的一個都尉,姓文名忠。

    這兒子和老爹一個性格,罽賓國王覺得漢使富裕,就想把漢使給殺了劫財。

    都尉文忠不慣著他,直接把罽賓國的新王給殺了,另外立了一個王。

    這就是漢使的做事風格。

    什麽時候漢使羸弱?

    兩宋。

    王安石變法圖強,宋神宗支持,轟轟烈烈的熙寧變法開始了。

    而當時的大將王韶,作為新法的擁躉,任通遠軍知軍事,對西夏展開了攻伐,擴土米脂、義合、浮圖、葭蘆、吳堡、安疆等寨。

    熙河開邊,為北宋擴地千裏,建熙河路。

    等到宋神宗死後,宋哲宗登極,高太後臨朝稱製,司馬光、文彥博、劉摯等人把持朝綱。

    他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返還熙河開邊建立的熙河路給西夏。

    司馬光對付西夏:止有二策,一者返其侵疆,二者禁其私市。

    朝中大臣呂大防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問司馬光‘失洮蘭之土,則他日隴蜀之患,不可不豫為之防?’

    你現在軟弱的割地,日後關隴地區再起兵患,該怎麽辦啊?

    司馬光惱羞成怒,呂大防立刻就被罷免,而後一貶再貶。

    樞密院同知樞密院事安燾問司馬光:自靈武以東,一直是中國故地,先帝興問罪之師而收複,就這麽送回去了?m.X520xs.Com

    而後安燾就變成了閑散職位,不再視事。

    元祐元年六月,西夏遣使問北宋朝廷索要蘭州、米脂等地,在北宋的皇宮裏,當著文武百官,西夏使者對著宋哲宗說道:“神宗自知錯!”

    一個蠻夷的使臣,在朝堂之上,對著中原王朝的皇帝,說你爹應該知錯!

    十一歲的宋哲宗受不了羞辱,起立變色,怒,甩手離開。

    最終,司馬光還是割讓給西夏包括米脂、浮圖、葭蘆、安疆的四寨之地。

    司馬光、文彥博等人割地之舉,有沒有讓西夏感恩戴德,感激涕零?

    割地之舉,隻換來了西夏的輕視和鄙夷,曰:夏人得其地而不有,侮慢如前。

    司馬光在元祐元年二月廢除募役法、六月廢將兵法、七月割讓四寨、八月再廢青苗法,九月病死,可謂是緊趕慢趕,不舍晝夜,在死前把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廢除,司馬光這才心滿意足,死而瞑目。

    唐興作為天使,對這等修文德以來之道,用愛消除仇恨的鬼把戲,向來嗤之以鼻。

    蠻夷者,畏威不畏德。

    洪武年間的當務之急是打掉元昭宗的北元朝廷,證明天命所歸,令天下懾服,保證南北皆為大明之土,防止分崩離析,才不得不修文德以來之道。

    到了永樂年間,太宗文皇帝五征漠北、郡縣安南、任呂宋總督、六下西洋(第七次在宣德年間),哪有一絲修文德的意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