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隻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76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25

    沈翼真的不是在做夢,在空中樓閣幻想政治,一個從地方上摸爬滾打到了朝堂,做了戶部尚書的沈翼,不是蠢貨。

    他的這一整套理論,其實是有模板的,而且踐行了十年之久。

    大明的京營的軍餉發放,就是如此預存發放,而且是專款專用。

    大明京營的糧餉分為了三個部分去支付,一部分是由三座京師外城的土地進行屯耕;一份是由兵部支餉,內帑國帑對半均攤;最後一部分是完全來自內帑的犒賞。

    而其中兵部支餉,是月初就開始發本月餉銀,日給三分,月足一銀幣,按品秩逐漸增加。

    這種發餉的方式,是來自於嶽家軍,也就是南宋初年的神武後軍發餉方式,發軍餉是一種非常複雜的問題,如何將餉銀足量的發給軍士,是個難題。

    簡單來說,嶽飛的解決方式,簡單粗暴而行之有效,就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具體體現,有些事兒可以扯皮,有些事兒扯皮,扯著扯著就是軍隊嘩變了。

    即便是這個月軍士病重,或者休假、事假等,也是從下個月扣除,而非本月。

    預存軍餉,月初發放,是保證大明京營戰鬥力和軍紀的保障。

    兵部雖然沒錢,但是每年年初,兵部已經有了一年的專款用於發餉,這也是大明軍隊忠誠朝廷,忠誠於陛下的原因。

    這已經近十年了,這筆專項發餉的錢,沒人敢挪用,畢竟京師三大營,有馬有槍有炮,還駐紮在京師附近。

    沈翼的願景是好的,用簡單方法解決複雜問題,而且從製度上來看,仿照大明京營發餉方式去支付勞動報酬,也極具合理性。

    大明的勞資矛盾在南衙非常的突出,大善人們明明有錢支付勞動報酬,但就是硬拖著不給,如果這個提前預存一年勞動報酬真的可以落實,那顯然可以大幅度的緩解勞資矛盾。

    朱祁鈺很想批了這道奏疏,但是他知道,做不到。

    做不到的原因有兩個。

    一個生產力達不到,目前大明的工坊都是密集型勞動工坊,絕大多數的工坊也沒有那麽多的閑錢,放在寶源局支付勞動報酬,那麽工坊的東家,麵對這條政令的時候,就隻有兩個方法,一個是犯法,另外一個則是破產。

    另外一個則是勞資關係,大明的工匠們議價權太低太低了,工坊的掌櫃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在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普世價值下,大多數百姓追求的就是多子多福,而嚴重的兼並,將絕大多數的農民,都逼迫成為了無地流民。

    在勞動力市場上,勞動力往往是供大於求,這就導致了在大明的勞資關係中,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資方手中,而不是勞動者這一側。

    這就導致了這些東家們,違法的成本極低,而且普遍違法。

    這就是沈翼這個奏疏不能批複的原因,無法執行的法律,隻是白紙一張。

    朱祁鈺想了想,還是批複了這封奏疏。

    可以在各個官廠先行推行,預存三個月的勞動報酬,試驗其可行性,再逐步完善其中的條文。

    分配,是個需要動刀子割肉的活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