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九十六章 鹽堿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046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49

    景泰十年八月初九,是鄉試的時間,就是考取舉人的時間,而這段時間朝中為了這塊最肥美的蛋糕,爭論不休。

    在洪武,大明南北兩京鄉試的主考官規定用翰林官,各省則教官、耆儒兼用。

    這完全是因為翰林朝中都不夠用,連楊士奇都是察舉製的受益者,洪武年間哪有那麽多的翰林,京師都不夠用。

    什麽叫耆儒?

    由布政司和按察司會同巡按禦史,在本省教官中,推舉五十歲以下、三十歲以上,‘平日精通文學、持身謙謹者’充任。

    什麽程度算是精通?什麽程度算是持身?

    要知道考官大約等同於秋闈的裁判,而裁判的標準模糊不清,這給科場舞弊提供了充足的條件。

    在永樂年間,隨著人口的恢複和人才積累,文皇帝朱棣下旨,各省考官罷用耆儒,改用南北互斥的翰林,前往各省任提學官。

    但是在正統二年,年僅十歲的朱祁鎮下旨,複洪武舊製,各省仍用耆儒。

    一直到景泰元年,朱祁鈺再改,恢複了永樂舊製,各省用翰林院的翰林充任提學官,遵循南北互斥的基本原則,罷用耆儒。

    這是為朱祁鈺推行的吏治改革,踐行‘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做出的政策上的改製。

    在永樂年間,朱棣改製時,胡濙大喊陛下英明,在正統年間改製時,胡濙仍然喊陛下英明,在景泰年間改製時,胡濙仍然大喊陛下英明。

    賀章彈劾胡濙的罪名是什麽?

    是胡濙反複無常,無德之尤竊居高位。胡濙辯白不了,承認自己無德。

    胡濙是朱祁鈺忠誠的走狗嗎?

    胡濙是大明皇帝忠誠的走狗,但隻要朱祁鈺還活著,就還是大明皇帝,胡濙就是朱祁鈺忠誠的臣工。

    朱祁鈺手裏握著兩本奏疏,第一本奏疏,是翰林院事、翰林院文林郎宋敞上奏,請旨複洪武舊製,各地改耆儒為考官,理由是離京辛苦。

    宋敞給的理由明明白白,在宋敞或者翰林院的翰林眼中,出京前往地方任提學官,擔任考官,完完全全是一件辛苦的差事,畢竟天高路遠,比如雲貴川黔等蠻荒之地,哪裏是這群高貴的翰林們應該踏足的卑賤之地?

    第二份奏疏,則是刑部主事、翰林院文選郎陳敬宗上書,說大明慣例: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故此庶吉士號稱“儲相”。

    陳敬宗請旨設選館製,就是明確考取庶吉士的方式,在殿試之後,再增加翰林院試,遴選年輕而才華出眾者入翰林院,為國儲才。

    這兩份奏疏顯然和朱祁鈺的吏治改革的原則相違背,但是這些翰林院的翰林們,就這麽堂而皇之的說了出來,還舉了兩個例子。

    第一個例子則是:北宋時期,永興軍路華州華陰人張元,在北宋殿試被當殿黜落,張元遂叛宋投夏。

    好水川之戰中,黜落進士張元,輔佐西夏國主李元昊大破宋軍,陣斬宋軍一萬,遂在界上寺牆壁題詩一首:

    “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

    第二個例子則是大明叛臣,此時的康國公王複,在直言犯諫之後,被罷免,叛逃大明歸附瓦剌,甚至還從京師請到了大明冊封的聖旨,獲得了康國公的封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