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一十八章 倭國亂不亂,我袁彬說了算!(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00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58

    袁彬走出了殿守閣,這處位於堺城本丸的五層高的閣樓,比銀閣寺更加恢弘大氣,在經過了一番修整之後,顯得更加金碧輝煌,琉璃瓦在陽光下發散著璀璨而絢爛的光輝。

    袁彬騎上了馬匹,為了照顧騎術不佳的李秉,眾人的速度並不是很快,而是慢慢踱步在這繁華的堺城港之內。

    堺城港,也是大明海外市舶司的治所之一,隨著大明海貿的繁華,這裏愈加繁華了起來。

    袁彬的悍勇整個倭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畢竟能夠千裏不留行,殺人於千裏之外,還能全身而退。

    在山野袁公方的勢力還沒有擴展到安藝國之前,袁彬已經千裏突襲,到石見銀山抓了大明的罪人,孔府餘孽。

    因為袁彬的悍勇,讓各個大名、守護代們,不敢進犯,而隨著細川勝元的敗北,堺城港這個最繁華的港口被讓渡到了袁彬的手中之後,山野袁公方治下,越發安定了下來。

    政治上的安定,帶來了經濟的穩定、快速的發展,環瀨戶內海正如雨後春筍一樣繁榮起來。

    堺城港在袁彬接手後,在陳福寅的規劃下,進行了一次整修,曆時三年之久,街道變得開闊之餘,還多了水道,防止夏日內澇,而街道的兩旁栽種了行道樹,這座石頭城也顯得綠意盎然。

    街道兩邊是各種居酒屋,僅僅在堺城的範圍內,居酒屋就超過了五千餘家,僅僅一年時間,整個堺城的往來豪客們,要消耗掉超過九十萬樽的酒,而四鬥為一樽,為了滿足堺城酒的需求,每年釀酒的糧食,可養活十數萬。

    堺城為美酒醉倒,京都為服裝折服,就是當下倭國的局麵,都和大明有密切相關的聯係。

    在陳福寅的一係列“生類憐憫令”的政策下,這五千家居酒屋,縮小了近一半的規模。

    生類憐憫令,是陳福寅讓倭國農民安居樂業的一係列政令,其中包括了酗酒鬧事禁令、夜間禁止營業、居酒屋征收運上金等等一係列的手段去限製酒量的超大規模供應,這些手段裏最有效的是酗酒鬧事禁令。

    一旦被堺城港五城兵馬司的校尉們抓到了酗酒鬧事,則一律充籍為奴,送至銀山吹銀,到死方休。

    袁彬等人從來不是要禁酒,他們也禁不掉,減少酒量供應隻是為了此地的治安穩定,讓商貿暢通,以便倭銀更快的隨船回明。

    而居酒屋之外,最多的地方都是茶社和娼館了。

    居酒屋、茶社、娼館其實類似的產業,都是服務於堺城港來往商販的需求而誕生的產業,這些產業的發展速度,和大明海貿的發展速度完全正相關。

    而這些娼館也需要交稅,交稅的對象則是盤踞在整個堺城港的青兕組,這是城內的一個非常有活力的社團組織。….而幾乎所有人都認定,青兕組就是山野袁公方養的打手,青兕組收的所有保護費,都要係數上交給袁公方,而所有人都默認了這個稅收,因為交了保護費之後,青兕組真的會負責治下安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