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二十一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58更新時間:2023-04-26 16:21:59

    “來之前胡尚書,現在應該叫胡少師了,專門找到了我,跟我談了談朝鮮與倭國,自建文二年起,至正統十四年,朝鮮的康獻王、恭定王、莊憲王,一共向倭國遣使十八次,其中有回禮使、報聘使和通信使,其中有五次因為各種原因,未能成行。”李秉說起了離京前的一件小事。

    這康獻王,是李氏朝鮮第一個受大明冊封的朝鮮國王,在永樂元年被冊封為朝鮮國王。

    可即使如此,這康獻王,仍然遣倭數次。

    李秉又補充說道:“胡少師告訴我,朝鮮並非鐵板一塊,越靠近大明的地麵,則對大明越發恭順,越遠離大明的地方,就越發的狷狂。”喵喵尒説

    胡濙當然不是胡說八道,而是他作為禮部尚書,他在提醒出使倭國的使者,要小心提防,大明現在勢強,朝鮮自然恭順有加,一切以‘事大交鄰’為主,但是在台麵下,也要注意到暗潮湧動。

    李秉繼續說道:“倭國在南朝鮮的頻繁劫掠,導致南朝鮮誕生了一大批倭國的走狗,這些走狗,背靠倭寇,在鄉野之間,侵吞良田無惡不作,而這些走狗搖身一變,成為當地的富戶縉紳,便愈加影響朝局了。”

    “當年王世子李弘暐不肯跪大明使臣,他不是無的放矢,抽風了才這麽行動,而是因為他那麽做,在朝鮮有很多的擁躉。”

    嶽謙迷惑的說道:“那不對啊,倭寇侵擾,不是應該恨的咬牙切齒,恨到不死不休嗎?這怎麽還出現了一堆親倭的富戶縉紳呢?”

    按照大明的一貫發展,如果說誰親倭,就等於把十八代祖宗都給罵了,若是說誰通倭,那就是奔著你死我活的地步去的,在大明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反倭都是絕對的政治正確。

    “道理的確是這麽個道理,但是現實往往不是如此。”李秉歎氣的說道:“不過都是利益,這些親倭的富戶縉紳,他們本身就因為倭寇起家,現在的朝鮮王李瑈,即便是對大明恭順無比,但他也不是能決定所有的事兒。”

    “所以,我們仍要小心,有朝鮮富戶縉紳通倭,如果有必要,我們是不是請陛下動用大明水師,短暫封閉朝鮮海峽,截斷山名氏的來自朝鮮的支持?”

    袁彬再次搖了搖頭說道:“若是來了,正好幫朝鮮清汰一下,朝鮮王李瑈不敢幹,我們就幫他幹便是。”

    “我還擔心山名氏頂不住,現在看來,這場戰爭會持續很久很久的時間了。”

    長期的低烈度戰爭,是日拱一卒的核心戰法,而這個低烈度戰爭會製造出一條血腥的無人帶來,最終變成一片不毛之地,進而更加容易統治。

    而現在這種低烈度的戰爭有利於倭銀入明,增大倭銀產量,袁彬就更加不願意盡早結束了。

    袁彬之所以沒有派除青兕組外任何的支援給大內氏和尼子氏,也是處於這個考慮,他擔心太用力了,山名氏快速倒下。

    ….一旦石見銀山真的掌控在了大明手中,大明自有的高道德劣勢,又很難做到如同山名氏那樣殘忍的朘剝和壓榨,畢竟比起朘剝倭人這件事,倭人本身更加擅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