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二十六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698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02

    朱祁鈺這話裏話外,沒有一句說到大明海貿事的權力、利潤分配,但是字字句句不離他今天廷議的中心議題。

    “現在來談談最近鬧得最凶的兩件事,第一個是不是讓李賓言挪挪位置,第二個就是官船官貿。”朱祁鈺這才收起了氣勢,說起了今天的中心議題。

    當官的要三思,這第一個就是思危,第二個就是思退,第三個就是思變。

    思危,就是要想到做這件事可能的後果,自己是否能夠承擔,是否會影響前途;思退是要給自己找好退路,不能一個勁兒的悶著頭蠻幹;思變,是要考慮朝中局勢的變化,順勢而為,不要逆勢而行。

    思危、思退、思變,是當官要每天都要思考的三思。

    陛下繞這兩個圈子,已經給足了體麵,要是仍然不肯體麵,那就隻能大家都不體麵了。

    於謙終於等陛下把話說到了正題上,才向前探著身子說道“陛下,臣來淺談一下官船官貿的好處。

    “這官船官貿規模再大,可這海貿事上的利兒,就像是那汪洋大海一樣,官船官貿,還能把大洋給吞了?”

    “這官船所到之地,必然是大明水師所到之地,這海上討生活的,都命苦,這海上的買賣,那都是搏命的活兒,若是官船到了,水師到了,就是搏命,咱大明的船不也有優勢嗎?”

    “這和在地上做買賣,一個道理,攔路搶劫的匪寇們遇到了官軍,還不是能避則避?”

    官船官貿最大的好處是治安,眼下在海上漂,哪有什麽規矩,各個海商們,入港為商出港為盜,上岸彬彬有禮,下海就是凶神惡煞。

    沒當過海盜,沒有被人搶劫的經驗,也好意思自稱下過海的海商?

    說是做買賣,其實都是在玩命,但是官船官貿開始後,至少這治安一事,會變好很多。

    有了官船官貿,至少商賈們跟著官船官貿一起出海,會安生很多。

    議的是海貿,說到底,議的是權力。

    “這次的官船官貿和永樂年間亦有不同,比如在永樂二年,文皇帝敕∶禁民間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為平頭。所在有司,防其出入。今日官船官貿,亦未禁絕商舶商貿。”

    “這種不同,還有很多,沈尚書以為呢?”於謙提到了最重要的第二點利益相關之事。

    那就是官船官貿並不壟斷,也不禁商船出海,這是景泰海貿和永樂海貿的最大區別。

    永樂年間的下西洋是一種政治活動,核心在於利用大明的強橫國力和生產力帶來的豐富商品,輻射周邊國家,利用經濟杠杆,實現外交利益最大化,用後世的說法,那就是最惠國製度。….同時,也可以利用堪和貿易體係,掌控主導經濟貿易權,建立對周邊國家的貿易體係,實現經濟羈縻,加強對藩屬國的控製。

    而永樂年間興建北京、五征漠北、收複交趾、穩定遼東、修官道驛路等等,這樁樁件件,哪一件不是糜費頗重,沒有下西洋的豐厚利益,那完全無法支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