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三十一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8720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04

    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息息相關,絕對不可能單獨存在。軍事保證了政治的穩定,而政治的穩定決定了經濟的好壞,物質基礎又決定了文化興衰。

    當軍事無法保證政權之後,文化上就無法自信,就會覺得和林這種窮的掉渣的地方,是個大同世界,是他們的地上神國。

    高皇帝、文皇帝為何十三次北伐,文皇帝更是親征了五次,最終還死在了親征的路上?

    因為高皇帝和文皇帝,爭的是大明的天命。

    這份天命爭到了,可是子孫不孝,沒能守住它。

    「說這些就有些遠了,時光

    荏苒,當下說起胡元、北元、北元汗廷還有現在的元裔,朝臣們莫不是以北虜或者蠻夷代稱,和林也不再是大同世界,而是窮山溝溝。」

    「咱們自然很難理解,當年的風氣和風向了。」朱祁鈺搖頭說道∶「但朕從來不覺得,嶺北之戰有錯。」

    「興安,取堪輿圖來。」

    興安知道陛下要什麽堪輿圖,從禦書房裏推出了一張巨大的堪輿圖放在了偌大的議事廳內,這張圖,是大明已經探明的世界。

    歐洲已經有一部份被探查標明,而非洲的慢八撒也在堪輿圖之上。

    朱祁鈺站起身來,抽出了支架上的長杆,點在了和林的位置上,手一劃指到了地圖的邊界位置說道∶「從和林到喀山,一共就六千裏地,遠不如當年唐朝時候,長征健兒們走到喀什的九千九百裏。「

    「這些遊曆到和林的詩人裏,有句話說的很對,王惲說和林,是國家興王地,據上遊而建瓴中夏,控右臂而扼西域。「

    「和林這片土地,占據了上遊的地利,完全騎在了大明的腦門上,向東可以聯袂東北方向的建奴,中路可以進攻我大明的京畿要害,向西矛頭可以對準河西走廊,切斷大明和西域的一切來往。」

    「隻要和林這片地方,有雄兵十萬,就可以壓迫大明三北之地,抬不起頭來。」

    三北,東北、正北、西北,為三北方向,隻要和林這地方有雄兵駐紮,大明就寢食難安,側臥之榻其容他人酣睡?

    而提出和林這個地方,可以牽製中國三北的人,正是慈父斯大林。

    朱祁鈺繼續說道∶「和林這地方能養多少兵馬?忽必烈曾經在和林陳兵五萬餘人,這五萬人是正軍,屯軍與正軍為二與八之比,也就是說,和林這地方,至少能養二十萬人有餘。」

    」明太祖高皇帝和其謀臣,正是深知其利害方才北伐。」

    「此次北伐,解的是朕心頭之恨,同樣也是懸在大明頭上的利劍。」

    朱祁鈺從戰略的層麵上,表明了大明北伐的意義,這個意義絕對不僅僅是複仇,還有國家戰略安全。

    不打和林還想要西域?但凡是和林的瓦剌人有點出息,大明就拿不到西域。

    永樂年間為何重開西域提了那麽多次,到最後都沒有踐行?還不是因為拿了也無法長治久安?

    「和林以及和林周圍的土地,要麽掌控在大明的手中!要麽讓它始終虛弱的如同綿羊,奄奄一息!但凡是有強兵駐紮,大明危矣。「朱祁鈺手中的長杆重重的指在了和林的位置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