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七十九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330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25

    大明七下西洋開海路,將元末因為胡元失道導致封閉的海路再次開放,經過了數次下西洋的經營,終於貫通了南洋和西洋的海路,大明的走私販子們,麵對海貿的厚利,當然會鋌而走險,在永樂年間,連駙馬都尉都要私自造船跑這份買賣賺錢。

    商路暢通,之前的暴利正在趨於正常,大明朝廷的靡費钜萬的下西洋,數百艘寶船的官船官貿,卻隻能弄一個不虧不賺的地步,便顯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

    朝廷的官船官貿,成本一定是要高於民間商貿。

    民間的商貿僅僅隻是商業活動,而大明的官船還有外交、軍事的職能,並且朝廷的官船還有冗費,極高的行政支出,讓大明內帑也顯得入不敷出,再加上宣德末年和正統初年的政治格局,無數原因綜合在一起,就導致了大明的南下西洋的停罷。

    官船官貿自唐中期便有了,無論是唐宋元明,這等官船官貿到最後都是一地的雞毛,狼狽收場。

    李賓言之所以問唐興這些舊事,就是想知道唐興知不知道這次官船官貿再次南下的目的之一,那便是錨定價格,官船官貿不用再追求利益,也追求不了。

    唐興叉著腰,頗為得意的說道:「就你李巡撫是簡在帝心的人物,我唐興難道就不是了嗎?我告訴你,陛下可是連我那個兒子的事兒都解決了!」

    「陛下可是就海貿事耳提麵命的教了我很久,這其中的道理,陛下說的很明白咧。」

    「陛下說,咱們官船官貿,不求厚利,隻是做裁判,對於番夷諸國爭端、對於番夷諸國的王位更替、對於番夷商舶往來、對於大明商舶等諸事,大明就是裁判的那個角色,也省了京官清流們那張嘴,開口閉口與民爭利。」

    「裁判。」李賓言重重的點了點頭說道:「陛下英明。」

    裁判,其實就是秩序,大明的南下西洋,將會給南洋和西洋帶來新的秩序,有了秩序,才能談到發展這種奢侈的事兒。

    「對了,你那個禦令也要跟你一道下西洋,而且還要再往西走?」李賓言說起了今參局,這次今參局要一起下西洋。

    唐興點頭說道:「嗯,那婆娘死活要鬧著一起去,說什麽怕我在西洋搞一堆的婆娘和孩子回來,她失了寵,便吵著鬧著要去,她哪裏是怕我往家裏領人,分明是怕我死在外麵。」

    「她不能留在大明,孩子留在京師,她若是留在大明,大明的文官們對付不了我,還對付不了一個婦道人家?」

    唐興真的要弄一堆妾室回去,今參局沒有一點辦法,看似是個妒婦模樣,不過是生死契闊,死亦同穴罷了。

    今參局留在京師照顧孩子,必死無疑,哪怕是皇帝格外開恩,但她一個倭人,隻要鬧起來,最後下場隻能是一死以謝天恩了,這和手腕沒有任何的關係,今參局做過倭國的禦令,這個身份就注定不能陷入任何的政治漩渦之中。

    李賓言猶豫了片刻,還是以一種開玩笑的口氣說道:「這次陛下恩準,讓細川勝元這些倭商以山野袁公方的名義扈從船隊南下,倭人擅操船,在海上更是豪勇,的確是下西洋的助力,你這婆娘你可欺負不得了,這禦令大手一揮,倭國武士應聲而動,你待如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