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百九十九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424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34

    楊漢英沒有造成惡劣的後果,反而到了和林之後,楊漢英對大明夜不收的活動多有助益。

    於謙繼續說道:“陛下也是一以貫之,兩廣總兵官、安遠侯柳溥附逆作亂,兵敗後跑到了交趾,在大明郡縣安南之事中,對大明進軍多有助益,柳溥即便是不自縊,陛下也不會下旨殺了他,柳溥子嗣仍為大明安遠侯,不過留在交趾永不回朝就是了。”

    “原來如此。”石亨這才了然,他沒有參加郡縣安南之戰,那會兒他在大寧衛剿匪,當時還有不少人說武清侯失去了聖卷,直到陛下回京到了通州,詔石亨覲見,仍任石亨為先導,石亨那顆提到嗓子眼的心,才放回了肚子裏。

    “陛下寬仁,時人受流言蠱惑,多有誤解。”於謙略顯無奈的說道,都說陛下暴戾,可是於謙覺得這話不對,陛下這個人其實非常簡單。

    陛下心裏的對錯評定的標準,一向非常明確,危害大明利益和不危害大明利益。

    隻要不危害大明利益,那便不會鬧到生死的地步,好說好商量,但是危害到了大明的利益,那朱祁玉這裏便隻有雷霆,沒有雨露。

    於謙也非常坦然的說道:“憑心而論,當初京師之戰的時候,就連我都沒有必勝之心,畢竟那會兒身為皇帝的稽戾王都被俘了,京師老營隻有兩萬,那會兒朝陽門還專門安排了人,若是事有不順,便隨時扈從陛下南下,再做打算。”

    土木天變,就跟天崩地裂了一樣,楊漢英的叛逃硬要是洗地,也能從君臣大義的角度去洗地,畢竟稽戾王被俘了,楊漢英叛逃瓦剌,那不是追隨自己君主的君臣大義嗎?當然這樣洗地,過於生硬了。

    “於少保以為楊漢英該如何處置?”石亨倒是好奇於謙的態度。

    於謙毫不猶豫的說道:“該死。陛下問我的時候,我也是這麽說的,該死,不過他不重要,就像這裏對大明而言一樣,不重要,隻不過他活著對大明有利。”

    於謙能夠理解陛下的決定,甚至還能解釋一二,隻是代表他不反對,但是不代表他支持這個決定,他是個忠臣,這種貳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留楊漢英一天在人世間,就是對忠義二字的侮辱。

    楊漢英不重要,於謙也犯不上為這樣一個不重要的人,和陛下起間隙,陛下要殺要留,自然陛下說了算。

    尤其是楊漢英活著比死了有用,楊漢英活著對大明有利,那於謙便不反對這個決定了。

    ….次日的清晨,天朗氣清,萬裏無雲,可是這和林並不酷熱,於謙出門還裹著一個大氅,草原風大,於謙隨行的醫倌還是給於謙掛了一件大氅,裹得嚴嚴實實,醫倌是皇帝陛下派遣的,這不過都是陛下的任務罷了。

    於謙裹著大氅,軍旗在草原的大風吹得獵獵作響,而大明的炮兵陣營被拉到了卡通塔山口外,漫長的炮兵陣線之下一望無際,人數過萬則不可計量,山口之外,皆是神機營的火炮,掌令官騎著馬四處傳遞著軍令,整個軍營一陣的忙碌。

    “神機營最薄弱的地方就是在側翼,側翼一旦失守,這炮兵、火銃兵就是砧板上的肉,所以兩側要有輕騎策應,而且還要楯車防止敵軍的騎卒衝陣。”石亨對於謙講解著軍陣的布置,對於炮兵和火銃兵而言,正麵就是煉獄,可是兩翼就是突破口,如何防守兩翼,就成了石亨一直以來研究的事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