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零一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882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34

    阿刺知院受傷的消息,阿刺知院沒有告訴任何人,但是他並沒有馬上去死,而是強撐著讓賽因不花跟大明溝通投降的條件,在得到了大明軍不對龍庭進行屠掠的承諾後,阿剌知院宣布投降。

    阿刺知院宣布投降的理由是,龍庭經過了內訌之後,實力消耗嚴重,已全然不是大明的對手,故此投降,若要繼續抵抗可從北側山口,越過杭愛山向北入山林,以圖以後。

    阿刺知院本來以為會有台吉反對,可是龍庭之內,完全沒有任何的反對之聲,本來打算用強硬手段來肅清的阿刺知院也知道,仗到十萬男兒齊卸甲束手就擒的份上,這仗已經敗局已定,上下已經完全被嚇破了膽兒,再繼續,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了。

    大明的火力實在是太過於強大,以致於大明軍進入龍庭腹地之後,瓦刺上下,連一個去騷擾的都沒有了。

    讓阿刺知院意外的是,大明軍給出的具體投降時間為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大明的中秋節,同樣,也是土木堡天變的日子,大明始終記得這個仇,牢牢的記在心裏,連投降的日子,都要選在這一天。

    敲定投降的時間之後,阿刺知院還有一些僥幸的心理,萬一傷勢康複,就立刻北逃入漠北山林之中,大明的夜不收就是長了天眼,也找不到他,至於日後,逃走再言。

    可是接下來幾日,阿刺知院的病情愈演愈烈,到最後痛不欲生隻能依靠福祿三寶硬挺著,在挨到八月十五這天,阿刺知院甚至有一種解脫的感覺。

    這一日晴空萬裏,絢爛而炙熱的陽光籠罩著草原大地,阿剌知院坐在大攆上,無精打采的奔著合兒失而去,合兒失,是窩闊台汗的夏宮,在景泰十一年八月十五日的時候,早已因為年久失修,無人打理變成了一片的廢墟,當年由色目工匠精心打造的宮殿,現在隻剩下了高台、柱石,而這每一個柱石之間都是一箭之地,這些柱子的位置,在胡元的時代,幾乎等同於文華殿廷議的座次。

    而現在,這些柱子之間都是大明軍的駐軍。

    旌旗在風中被吹得獵獵作響,號角聲悠揚而深遠,戰鼓沉悶的聲音驚擾了無數的飛鳥驚慌失措的飛向遠方,而於謙和石亨站在夏宮的正殿,等待著阿刺知院的到來。

    經過了繁瑣的儀禮之後,阿刺知院終於來到了夏宮,他站在夏宮門前,看著完全變了個樣子的夏宮,有些疑惑,這真的是他熟視無睹的廢墟?

    大明軍這些日子一直在按兵不動,於謙便組織了一千工兵營的工兵,把這裏簡單的收拾了一番,工兵也是就地取材,沒費多大勁兒,就把廢墟變成了眼下堪稱富麗堂皇的模樣。

    「宣,阿剌知院。」宦官甩著拂塵,站在宮門前吆喝著。

    阿刺知院進了正殿,看到月台上放著一把劍架,上麵是皇帝賜給征虜大將軍征虜所用的永樂劍,月台之上隻有一把寶劍,再無其他,而於謙和石亨及一種武將參讚軍務,都站在月台之下。

    「跪!「宦官再甩拂塵,這是讓阿刺知院跪寶劍,便是跪陛下。

    這是早就商定好的議程,阿刺知院顫巍巍的跪下,三拜五叩之後,將頭埋的很深。

    宦官示意兩個小黃門拉開了聖旨,厲聲說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至親皇叔襄王墡不顧千乘之尊,親至和林與你等誓盟,祈天下泰安,再無刀兵,大明並無虧待林中百姓分毫之處,所行所為皆依盟約而行,朕,大疑惑,素問草原以誓盟為信,背信棄義難道就是草原人所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