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零八章 以糧草為餌,貪功冒進(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10070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37

    帝王教育,朱祁鈺真的沒有,他真的是來補課的。

    而胡濙人已經將近九十歲,可是這說話的條理,依舊是順暢無比,他在講經典史集的時候,那是引經據典,連書都不用看一眼,可是在講道理的時候,那是一句文縐縐的話都沒有。

    胡濙端著手說道:「這拿人手短,吃人嘴短,若是履任一方為父母官,比如那殷謙,對左右說這女子唱的音正,而後這女子被自願送到了殷謙的住處,殷謙拿了好處,到時候旁人求他辦事,他就得辦,到了春秋兩稅,他就得報災逋蠲免,這槁稅便不能足數,朝廷就得催繳,而後就是一筆爛賬,一筆又一筆。」

    「想當個清官要比做個女幹臣難得多,需要個七竅玲瓏心,這類的籠絡,將會伴隨殷謙的一生,他若是持節守正,有恭順之心,那便能夠踏踏實實的走下去,若是在任意一個地方,沒有守住,就是和蕭晅一樣,從中流砥柱流芳千古,到人人得而誅之的女幹佞。」

    「可這人都有私欲,一念之差,便是萬劫不複,這也是之前楊善在認罪伏法之前和陛下所言的人心五毒。」

    朱祁鈺麵色稍微有些無奈的說道:「楊善也為大明鞍前馬後這麽些年,臨行前,朕去看了他一眼,朕記得他的叫囂,他說,這天下最終成不了於少保口中的大同世界,因為人性使然,人心五毒;他說,朕肯與天下妥協,朕就是如何窮凶極奢,天下仍稱頌讚禮。」

    「楊善是個有才能的人,他並不頑固,甚至還知道滄溟流和滄溟海,朕一直以為他這種老學究對朕搗鼓的那些東西,不屑一顧,可就是這麽個人,最終還是走上了歧路,可惜了。」

    當皇帝近十二年來,朱祁鈺感覺最棘手的事兒,就是人才,人才哪裏有夠的時候?有不湊手的時候,朱祁鈺就會念道在康國的王複和王越,倆人在西域逍遙快活,絲毫不考慮朝堂人才緊張,毫無恭順之心。

    殷謙是個人才,朱祁鈺對他有些期許。

    殷謙上奏言那女子的事兒,非常詳細,甚至殷謙覺得有負皇恩,才如此周詳。

    那女子是自願的,給青天大老爺做個小而已,總比在樓子裏賣唱強上了萬分,而且這官麵上的人物,總是最要臉麵的,即便是丟棄,也會安排個去處。

    殷謙事無巨細的講解了作為一個縣令,他的權力,在他的地界,隻要想就可以為所欲為,李賓言為何討人嫌?李賓言仗著聖眷在隆,伸手伸到了別人的地頭,想幹什麽就幹什麽,連招呼都不打一聲!殷謙用了三個字精準的描述了作為縣令的權力,那便是縣太爺,隻要做了縣令,就是這個縣裏所有人的太爺,是所有人,那些遮奢豪戶,也要看你的臉色。

    這種權力讓新科進士殷謙,如履薄冰、絲毫不敢懈怠,在長樂縣當差,殷謙做的事非常非常多,修橋補路,懲戒貪腐、稽查縣庫、興辦鄉學等等,數不勝數。

    ….讓朱祁鈺印象最深的便是,殷謙殺了三個縣裏的惡霸頭子,其中一個危害已久,甚至手伸到了衙門,管著所有的衙役,長樂縣地地道道的土皇帝。

    殷謙為了辦這個土皇帝,還專門請了駐在月港市舶司的京軍,防止生變,而辦了這三個惡霸之後,長樂縣三年向治,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朱祁鈺非常樂意為這種臣子站台,就像他非常樂意給李賓言站台一樣,他這個皇帝不就是這點用處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