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二十一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了!(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818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42

    舊港宣慰司,被大明軍團團圍住,這裏的地形是南北為高地,東西為坦途,按照一般的做法,應該是圍三缺一,留下一個缺口,防止敵人做出困獸猶鬥,在敵人撤退的時候追擊,不斷的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完成最後的收尾,獲得最後的勝利。

    仗打到這個份上,就是考慮怎麽贏的最多。

    可唐興和劉永誠並沒有留下這個缺口,而是選擇了四麵合圍,在兩岸高地上架設炮台,在東西出口安營紮寨,穆西河穿城而過,大明軍在河道上拉起了鐵索,鐵鎖橫江,舊港裏的人,插翅難飛。

    而此時的陳氏家主陳壽延終於慌了神,找了幾個伶牙俐齒的漢人,帶著金銀財物來到了大明水師的軍營之中,唐興和劉永誠見過了使者,在經過了一番友好、深入的交流之後,這幾個使者帶著金銀財物回到了舊港城內。

    「有道是猛龍不過江,強龍不壓地頭蛇,他大明水師如此強橫無禮,蠻橫霸道,當我們是吃素的不成?「陳壽延年過五十,長得一副凶神惡煞的嘴臉,他把桌子砸的砰砰作響,怒氣衝天的喊著。

    猛龍不過江,過江便成蟲,而此時大明擺出了一副強龍硬壓地頭蛇的態度來,讓陳壽延頗為火大。

    這便是為何唐興和劉永誠沒有圍三缺一,這次的舊港之戰,就是立威之戰,不僅要打,而且要打出大明的實力來,無論是侵略如火的劉永誠,還是穩紮穩打的唐興,戰線迅速推進的背後,展現出的是大明的實力和底氣。

    梅州李氏的家主李成武端起了茶盞,抿了一口蒙頂甘露,才頗為感慨的說道:「老人家火氣不要那麽大,我記得大明天使唐國丈遣人和陳老談過,我素來聽聞,大明皇帝做事講究事不過三,第一次和你談的時候,那是好聲好氣,道理說透,好話說盡,你最好答應下來,因為那是條件最優厚的,第二次談的時候,條件還算過得去,大家都有麵子裏子。」

    陳壽延餘怒未消的說道:「第三次呢?」

    「沒有第三次。」李成武看著陳壽延頗為誠懇的說道。「沒有第三次?」陳壽延瞪大了眼睛,眼神裏皆是驚訝。

    李成武再次鄭重點頭說道:「沒有第三次,此刻大明提出的條件,雖然看似苛責,可還是留下了一條活路的。」

    陳壽延再次拍桌而起,在這堂前走來走去說道:「什麽有麵子有裏子?說的什麽狗屁倒灶的鬼話!那什麽唐國丈讓我投降,隨船去錫蘭(今斯裏蘭卡),連帶著一家老小,永不回舊港。」

    「我陳氏祖祖輩輩都在這裏生活,他讓我走,我就走?憑什麽?」

    李成武兩手一攤說道:「咱們腳下的這塊地,本來就是大明的,永樂年間明王入朝,這地方就名正言順的成了大明的地界,大皇帝要收回自家的地,有什麽不對的地方嗎?正統五年滿者伯夷國興兵,到了正統九年,這舊港才歸了陳老。」

    「陳老,這裏沒外人,咱們講話,不妨講明白些,祖祖輩輩四個字,談不上吧。」

    舊港宣慰司脫離大明的統治,正統五年到景泰十一年止,才僅僅二十一年,而黎利叛明安南國立,到大明皇帝親征,再次郡縣安南,卻過去了整整二十四年。

    李成武的父親從梅州來到了舊港,就投靠了梁道明,當地人都稱梁道明為明王,這有些犯忌諱,可後來大明文皇帝招安並不在意此事,隻要梁道明肯入明,文皇帝這點度量還是有的,而李成武做了家主之後,一直以梅州李氏自居,在李成武看來,這陳壽延就是吃砒霜上吊,趕著投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