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三十二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是爹(1/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10178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46

    舊港的梅州李氏李成文在鬆江府的日子過得非常滋潤,暈船的顛簸讓李成文瘦了近二十斤,剛上岸的李成文完全沒有了風流個儻,隻有疲憊和狼吞虎咽,頤養了十多天的李成文才慢慢恢複了他本來的模樣,謙謙君子。

    對於李成文而言,大明的一切都是非常新奇的,身體稍微好了些,他就讓自己的侄子和養子,推著自己在鬆江府四處轉悠,幾乎沒有任何的阻礙的參觀了大明的海事堂、匠城、市舶司、萬國城、織造局、造船廠、煉油廠、水廠、官鋪等等。李成文覺得自己就像是個鄉下人進了城一樣,看什麽都新奇,琳琅滿目。

    李成文對著自己的侄子和養子說道:「大明不愧是天朝上國,我哥還是太保守了,他對我說的那些大明種種,不及眼前萬分之一。」

    「孟子雲: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夫非盡人之子與?」

    「孟子從範邑至齊國都城臨淄,見到了齊王的兒子,才說了這番話,地位改變了氣度,奉養改變了體質,齊王的兒子也是人的兒子,卻如此器宇軒昂,可見地位的重要性。」

    「魯國的國君到齊國拜訪,齊國的臣子便問孟子,為何魯國的國君不是我國的君主,可是說話的語氣和齊王極為相似,行為舉止,言談風度皆如是。孟子說,沒有別的原因,隻是因為地位相同。」

    「你們倆,比我和哥哥,更有福氣,做一個大明人是有福氣的,生於番國,長於上朝,這是一種榮幸。」

    在李成武的描述中,大明的確富有而繁華,但是始終少了一些天朝上國的大氣,不是李成武描述有什麽問題,因為李成武到大明的幾次,都是在正統年間,彼時民生凋零,生民苦楚,李成武能看出什麽天朝上國的大氣才是咄咄怪事。「敢問老翁,這豬肉價幾何?」李成文看到的不僅僅是大明的雍容華貴,民為邦本,以民為重,民生二字才是國之根本。

    賣肉的屠戶,悶聲悶氣的回答著:「十六文一斤。」

    「哦,那這是何物?」李成文看著旁邊堆積的肉,有些奇怪的問道。

    「下水,陛下南巡至鬆江府,就是從我這攤子上買的下水釣蝦,來多少?」屠戶轉動著手中的刀,看著李成文笑著說道:「你這等貴人,還到這等腥廝之所買肉?」

    屠戶開門做生意,見的人多了,就李成文的模樣,顯然是貴人,到他這肉脯裏來,顯得不倫不類,格格不入,買肉這事,大抵都是庖廚小廝,這顯然就不是來買肉的,耽誤做生意的都是惡客,屠戶並沒有發脾氣,惡客歸惡客,可這是貴人。「肋排切這麽些,再來半斤下水。」李成文示意侄子付錢,而李成文的侄子拿出來的是銀錠,不是通寶,更不是銀幣。

    屠戶哈哈大笑了起來,切好了肉,翻箱倒櫃的找出了曾經的小秤和銀剪,用力的拍了拍,小秤上的灰塵,開始給李成文找零。

    「好久都沒用了,便手生了,你且瞧好,未曾缺您分毫。」屠戶從銀裸子身上剪下了小小塊,看著這一小塊銀裸子,屠戶更是搖了搖頭,然後隨手扔到了抽屜裏。

    屠戶再打量了一番李成文笑著問道:「南洋人?」

    「口音很重嗎?」李成文罕見的漏了怯,眼神有些閃躲,李成文此時的心情,大抵正應征了那首詩,嶺外音書斷,經冬複曆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屠戶將肉和找零遞了過去,笑著說道:「並不是你這一開口我還不敢確認,直到你拿出了銀錠,大明眼下已經無人用這銀錠了。」

    「那便好。」李成文鬆了一口氣,繼續在這大明的市集開始轉悠。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