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三十三章 朕隻要活著,就決不投降!(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518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46

    大抵歸因到一個字,潤。

    次日,這飄飄揚揚了數日的大雪終於停了下來,而每月一次的鹽鐵會議如期舉行,朱祁鈺將自己的備忘錄拿起來,向著鹽鐵議事廳而去。鹽鐵會議在景泰十一年臘月,已經成為了大明朝的常議,定期每月舉行,議題不定,即便是朱祁鈺不在京

    師,也會照常舉辦,這個會議是大明自正統天變後的大思辨。

    經濟領域的國家之製在大明,甚至自周以後,都是長期缺位的。

    兩宋的朝廷富碩,那兩宋有經濟領域的國家之製嗎?

    並沒有,兩宋是與士大夫共天下,翻譯翻譯,就是朝廷和士大夫們,聯起手來,一起理所應當、理直氣壯的對下朘剝,這不是經濟領域的國家之製,否則兩宋也不會兩次失道天下了。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於謙帶著一眾官員見禮。

    朱祁鈺示意諸臣就坐,他看了一眼姚夔,這個位置上,以前坐的是胡濙,姚夔能代替胡濙嗎?答案是不能。

    胡濙能做的,姚夔根本做不到。

    當初朱祁鈺在南巡,戶部提議「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胡濙當時拿著一本薄薄的奏疏威脅群臣,一旦有人不同意,一旦有人不肯安穩執行,就把那本奏疏遞上去。

    那本奏疏上,是南漢閹群臣的舊事。

    在完全對上負責的科層製官僚體質之下,為了上進,為了升官,南漢的官員為了對上討好,甚至不惜閹割了自己也要上位。

    姚夔為了國事能做到這個份上嗎?日後或許可以,但是現在姚夔不行。

    於謙往前坐了坐身子看著陛下說道:「陛下,上次廷議之時,陛下淺嚐輒止的說了一下以實為本,今天這鹽鐵會議,是不是議一議,這虛實之間,有何變數?」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是自然,沈尚書,你來簡單介紹下幾大官廠的情況吧。」

    戶部司務站起身來,將手中厚厚的題本一本一本發到了每個參加鹽鐵會議的朝臣手中,而這厚重的題本上還蓋著景泰之寶的印綬,一個血紅的密字格外引人注目,顯然是三經廠刊印,而且是不對外發行的刊印之物。

    沈翼才開口說道:「這個諸位不能帶走,會後,是要收起來的。」

    「自景泰元年廷推再設官廠之後,十一年來,至此時,大明共有遼東廠、石景廠、大名廠、勝州廠、景泰廠、六枝廠、江淮廠、馬鞍廠、福建諸廠、廣州南塘廠等共十八煤鐵聯運官廠,遼東、甘肅、川蜀、交趾、舊港等在建官廠共計十六處。」

    「這是隻屬於官廠劃分了廠區,直屬於工部和戶部,不包括各布政司、知府、知縣衙門所轄地方官廠,至今工部和戶部直轄官廠共計有工匠三十六萬餘人,年產煤二萬萬六千六百餘萬鈞,產鐵逾三千四百六十餘萬鈞,產鋼一千七百百四十多萬鈞。」

    一鈞大約是三十斤,斤的計量單位在日益擴大的官廠規模麵前太小太小了,即便是鈞的計量單位眼看著也不夠用了,計省正在擬定新的計量單位,朱祁鈺讓兩千斤折合一噸去計算,目前大明官廠統計仍沿用斤、鈞的單位,在官廠產量進一步提升之後,會增加噸的計量單位。

    折算之後,大明年產鋼為二十五萬噸,以後世並不是那麽有名的邯鄲鋼鐵集團為例,邯鄲鋼鐵集團一年鋼鐵產量為967萬噸,大明眼下的鋼鐵生產能力,大約和邯鋼集團十天零一個小時的產量平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