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四十四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2/4)

作者:吾誰與歸字數:9044更新時間:2023-04-26 16:22:51

    「我們不趁著國力振奮西進,若是大明打過來怎麽辦?」王複立刻反問道。

    伯顏非常坦然的說道:「打來了,就繼續西進唄,反正奧斯曼的法提赫說的厲害,在我看來,也就普普通通,打不過大明,還打不過法提赫嗎?」

    和碩和隔幹連連點頭,相比較全身上下都是火器的大明軍,法提赫的實力就和綿羊一樣。

    對於草原人而言,打不過就跑,這不是很正常的嗎?打不過硬拚,和送死有什麽區別嗎?

    東邊丟了,在西邊找補回來就是了,就像和林丟了,這不

    又有撒馬爾罕了嗎?從匈奴開始,千餘年的時間,草原人都是這麽過來過來的,早就形成了路徑依賴,現在大明勢大,逃跑不是個丟人的事兒。

    隻有康國公這樣的漢人,才會覺得一寸山河一寸血,因為中原王朝在千餘年的曆史上,國力就是天朝上國,所以才會有故土之說,長久而穩定的統治,才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之事。

    伯顏、和碩、隔幹,他們哪裏知道自己的祖宗是誰,說不定祖上還是被擄掠的漢人,也先的母親就是漢人!

    阿史那合霍非常幹脆的說道:「我們是昭武九姓,真的論起來,我們可是地道的大唐遺民,是有當初大唐皇帝的聖旨的,明承唐製,大明是會認得,我們不用跑。」

    王複被這群家夥直接幹沉默了,他們說的如此有道理,王複這巧舌擅辯都不知道如何反駁了,跟他們談論長治久安,是王複思維定式下的失誤。

    王複這頭還在思索如何長治久安,伯顏帖木兒、隔幹、和碩等人早就打算好了怎麽吃散夥飯了。

    「你們自己跟大石說去。」王複一甩袖子離開了,懶得再言語,康國表麵上看,像個國家,其實僅僅靠康國自己,根本不可能長治久安,要想長久,就得跟大明搞好關係,但是這幫人壓根就沒有長治的概念。

    王複回到了康宮之後,並沒有立刻開始處置康國事務,而是拿起了大明來的塘報,將這個案子從頭到尾的分析了一遍。

    孫毓最大的問題,是時間錯了,是在朝中沒有明公做他的後台,才落得如此下場。

    如果孫毓的後台是吏部尚書王翱,再把時間往前挪動十二年,那麽孫毓這些事,壓根就不叫個事兒,甚至連奏疏都不會有,最後由魏景陽承擔所有罪名,出清陝西地麵舊賬。

    魏景陽一個山匪,他自己一個人擔不起這個罪名,可要是十個、二十個、數萬個魏景陽呢?

    吏部可以養幾個孫毓這樣的人,孫毓可以養上百個推官為數萬個魏景陽這類的山匪充當後台,出了事,直接平叛剿滅,把亂七八糟的事兒,都扣在這數萬個魏景陽身上就可以了。

    民亂真的是民亂嗎?

    福建百萬之眾民亂、戥頭案,都是這個道理。

    王複收起了塘報,開始了處置康國國事。

    南下的帖木兒王國派遣了使者,希望可以和康國重修於好,承諾永不北上,並且非常坦率的說,北上沒那個實力,南邊的賢豆人,非常容於統治,南下之後就像回家了一樣,使者帶了一堆的禮物,這些禮物豐厚,讓人瞠目結舌,顯然,卜撒因南下後,海闊天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