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三七章 鎧甲發展遲緩的原因(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644更新時間:2023-05-02 10:29:50

    斐潛去將綁在樹幹上的魚鱗鎧取下,拿在手中細看,發現和劄甲不僅在樣式上有區別,而且在材質也有不同,心中不由得隱隱有些想法,但是又覺得這種設想未免太殘酷了一些……

    是不是中原人太多了,死多少無所謂,還是上位者根本就沒把普通士兵當人看?又或者兩者皆有?

    看看魚鱗鎧,基本上都是派發給將領級別的人物,防護力確實不錯,但是普通小兵就沒有這麽好的待遇了,就連當初送斐潛到襄陽的張招,好像就是穿了一身的劄甲而已,更別說有的雜兵連皮甲都沒有了……

    斐潛將自己的猜測告訴了黃承彥,希望從他那裏得到的是否定的答案,但是黃承彥沉吟了一會,卻默默的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有誰會給炮灰一身頂級裝備的?

    炮灰的唯一的作用,就是去消耗對方的軍備的,這些普通的兵士,等級其實就稍微比炮灰強了那麽一點點,所以能有一身簡單的皮甲,甚至更好一些有一件大背心樣式的劄甲就已經是比較不錯的裝備了。

    唉……

    更何況劄甲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回收利用性非常的強,反正都是一片片的鐵片。打完仗了,從死人身上一扒,將壞的鐵片回爐,換上新的鐵片,就可以馬上拿給下一個炮灰去使用了,簡單、方便、高效……

    況且目前的上位者們都是巴不得把所有的鐵都鑄成槍頭去殺人,那裏還有多餘的鐵水來打造鎧甲啊……

    這才是直至漢代末期,鎧甲一直遲遲不進步的最根本的阻礙因素……

    可是斐潛知道,這種觀念是有缺陷的,由防護力底下組成的軍隊有一個致命性的缺點,就是兵士的存活率低下。

    而兵士的存活率低下,就導致整隻部隊當中老兵的占比很小,那麽就意味著各種數值都會偏低,最明顯的就是堅韌性不足。

    純粹由老兵組成的戰陣可以忍受高達百分三十,甚至百分五十的戰損仍然不會崩潰,而由普通新兵組成的隊伍能承受百分十的戰損而不驚亂的已經可以稱之為強軍了。

    而且老兵的配合度更好,在同等裝備條件下,一個普通的老兵大概可以揍倒兩、三個新兵,但是若是一萬的老兵,都有很可能會把五倍甚至十倍的新兵打得哭爹喊娘的……

    因為接戰麵就那麽大,前線一崩潰,就容易引起後線部隊的慌亂,到那個時候新兵隻會想著比別人先逃一步,恐慌情緒一旦蔓延,一個控製不好,就是全線崩盤。

    所以,為了自己的小命著想,鎧甲是無論如何都要改進一下的,就算是在頭盔,哦,漢代應該叫兜鍪,加上一個鐵麵具也是好的,至少這樣一來像夏侯惇那樣獨眼的風險係數就降低了不少……

    畢竟接下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這戰爭啊,基本上小打天天有,大打三六九,鬼知道那根箭矢會不會不長眼的飛過來啊……

    。您提供大神馬月猴年的詭三國新筆趣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