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59章 農業製度的推進(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880更新時間:2023-05-02 10:36:19

    斐潛看著棗祗,嗬嗬笑道:“沒錯,子敬,此事也要速辦……不僅是豬,過些時日白石羌還會送一些羊來,便一起在平陽城南,尋一個場所……對了,在白波穀如何?”

    “白波穀?”棗祗略回想了一下,點點頭說道,“……若是用來養殖牲畜,倒是一塊好地方,就在出入口建些柵欄便可……”白波穀確實不錯,有山泉,有水草,然後將出口封一下,便不用擔心牲畜走丟,也不用擔心周邊的野獸侵擾,確實是一個不錯的場所。

    “不過,君侯,為何養豕?”棗祗說道,“……豕易生腥臊,食之多病,故為賤肉……此次蓄養如此之多……這個……”

    華夏確實是很早就開始養豬了,而且豬這個物種似乎最早的時候也隻有歐亞大陸上才有。在上古前秦時期,就對於豬有不同的區分,產生了用豚來指公豬、彘來指母豬的特定詞語,豬產生的糞便,也作為農家積肥的一個重要來源被農民所重視。

    遊牧民族不喜歡養豬,是因為就算是經過馴養,豬依舊有一些點領地意識,因此並不像牛羊那樣,天生適宜種群的遷徙,但是對於農耕民族就不一樣了,隨著定居農業的發展,豬的飼養便漸漸的提升到了一個重要的位置。

    隻不過因為士族不喜歡的原因,所以豬的飼養,在漢代規模依舊不大。而漢代士族主要不喜歡豬,便是因為豬易生腥臊……

    如果不是斐潛仔細了解,說不定還真不知道其中的奧妙。

    腥,在漢代,倒不是說腥臭的意思,雖然豬肉確實味道重,但是羊膻味漢代人都在沒有任何香料料理的情況下,可以接受白水煮羊肉,那麽豬肉味道重一些又算得了什麽呢?

    《周禮·天官塚宰》有“……腥、臊不能食也……”的句子,漢代的腥臊便是這個意思,也就是說,腥,不是指肉的味道不好,而是按照字麵上的意思,表示肉中有星星……

    也就是豬肉絛蟲。

    這種最為常見的豬類寄生蟲病,在漢代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也不懂為何產生,真麽發展,隻是知道要是肉上有這樣的“腥”,便不可以食用。

    而“臊”,簡單來說就是肉發臭了,也不可以食用。

    作為漢代士族,吃烤肉什麽的便是常有的事情,而烤肉烹製的時候,豬肉絛蟲並不容易被全數殺死,所以就常常讓這些士族子弟得了寄生蟲病,而在沒有有效的驅蟲藥的漢代,這種病往往都是致命的……

    斐潛雖然不是學醫學的,但也多少在電影電視上看見過一些豬舍,或是一些飼養場的情形,其中有很關鍵的一點,便是環境的潮濕汙濁,還有動物人類的糞便相互感染。

    圂,在漢字當中的意思便是養豬的地方,同樣也有廁所的意思,也就是說在整個的豬的養殖業發展的初期,豬是直接養在廁所裏麵的……

    “正是如此,須子敬多加費心……”斐潛說道,“腥,乃豕之疫也,臊,乃存之過也,並非家豕之錯……況且家豕易生養,多繁衍,若是飼養得宜,便可源源不斷供應血食,若將此法成文流傳於後世,不亞於神農之功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