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45章 意料中的和意料外的(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336更新時間:2023-05-02 10:36:51

    就算是到了後世,辮子國請七十歲以上的老叟吃個飯,也當成是國家祥瑞在貼金。

    因此韓遂當下行為的側重點,已經從創業的思維模式轉換成了守業的,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畢竟誰都做不到像劉備那樣,四五十歲了創業的野心依舊未曾衰減半分,當然,劉備前半生確實創業多次,但最終隻剩下“創”,沒剩下“業”就是了。

    金城有基業,有家族,更重要的還有韓遂的孩子,家族的繼承人,豈容有失?

    因此韓遂頗有些心焦,趕路也趕得蠻急的。

    欲從關中至隴右,便有要穿越差不多是南北走向的隴山山脈。而這隴山山脈,可以溝通東西方向的,自古以來,便隻有五條通道。

    一是瓦亭道;二是雞頭道;三是番須道;四是關隴古道也就是隴坻道;第五條是沿渭水河穀的陳倉古棧道。

    瓦亭道和雞頭道位置偏北,處於隴山的北端,對於韓遂來說,就不可能舍近求遠,繞一個大圈再回家,因此基本上來說,這兩條山道,便不是最佳的行軍道路。

    而陳倉古道,早在前秦的時候就有了,但是這一條路不是純粹的山道,而多半是棧道。而所謂棧道,光是人要通過,都難免有些困難,更不用說走馬了,雖然不知道是不是韓遂的老祖宗,韓信,在襲取關中的時候用過,但是如今已經是年久失修了,如果不經過大規模的修複,是難以通行的,因此對於韓遂這樣統領著大量騎兵的人來說,走陳倉古道,做修路先兵,他也確實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充滿大無畏革命的覺悟。

    而關隴道,也就是壟坻道。

    按照道理來說這一條路是應該最直線的,也就是最近的一條,但是問題是這一條路因為對於漢朝對於西域的逐漸放棄的政策和多年來的西羌征戰的原因,一條可以讓騎兵太過於便捷往來的通道,對於大多數處於防守狀態的關中地區來說,是極其危險的,因此這一條山道就在有意和無意之下,逐漸的荒廢了。

    十幾年過去了,被雜草和坍塌的泥石覆蓋了的關隴道,也就成為了小規模行商或是步卒才會走的道路,而想要進行大規模的行軍,便隻能是繞走在關隴道偏北一些的番須道。

    這一條番須道,對比陳倉道來說,也算是小鮮肉了。當年王莽之後,天下大亂,群雄逐鹿,隗囂據隴右,光武帝劉秀派人來打,結果被隗囂堵在隴關,不得寸進,然後大敗而回。

    後來光武帝手下大將來歙,便多方尋訪,最後發掘了出一條新的道路,也就是番須道,並開辟山林,走此路直接偷襲攻占了關隴古道上的重鎮略陽,隗囂大驚失色,親帥大軍圍攻略陽,同時派手下分頭去堵住隴關、雞頭山、番須口、瓦亭,企圖將隴山的要口,能堵上的全堵上,但是最終失敗了……

    所以說起來有五條通道,但是實際上也就隻有一條番須道,可以容納大軍快速的通過,韓遂作為往來西涼和關中地區多次的騎兵統領,自然也是知道這一點,因此便領軍直奔番須道而來。

    當然,而在這一條番須道左近,便有一個後世許多人都熟悉的地名,街亭。

    街亭的東麵,便是番須道口,曆來就是爭奪的要點,而原本街亭之處,最早的時候便有一個用來駐兵的小城,但同樣是因為漢代重心從長安轉向了洛陽,因此原本的一些布置在關中周邊的軍事防務便不再那麽重要了,就連蕭關都已經廢棄,更何況街亭這邊的小兵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