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12章 是非誰能說清(4/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538更新時間:2023-05-02 10:37:19

    晉獻公是驪姬暗中搞鬼,陷害了太子申生,而秦國則是趙高指鹿為馬,賜死了太子扶蘇,雖然年代不同,但是其實非常相似,隻不過晉獻公還有個能力強一些的兒子重耳,再加上春秋時期環境還不像秦末那麽的惡劣,所以重耳成為了春秋五霸。

    太子申生是個悲劇性的人物,是驪姬陰謀詭計的犧牲品,同時也是他所信奉的觀念的犧牲品,既已知道罪魁禍手是誰,卻為所謂大義而不願反抗,原本出逃本可以存活,卻以自盡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扶蘇也是如此。

    這種悲劇性的人物多半隻能在注重孝慈、仁義的社會環境當中才能找到,他們把自己所信奉的道德準則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寧可自己含冤而亡,也不讓自己的所作所為有損於應當忠孝的對象。站在他們的立場之上,絕對不可能想到以牙還牙、以惡報惡,剩下的就隻有以犧牲自己來成全他人。

    這樣的行為固然很可貴,但是其所付出的犧牲,卻有一個值不值得的問題,實際上,他們都還可以有更好的選擇,完全可以既避過陷害,使搞陰謀者得到應有的懲罰,又以此來表明對父王的忠誠。

    蒙恕將老秦令奉還,長長的歎息一聲,默然無言。嚴格講起來,蒙氏當時也是如此,甚至當年的長城兵團也是在這樣的思想下的犧牲品。

    “滅秦者,非漢也,乃趙胡之輩。若無陳吳揭竿,亦有楚趙反叛,非蒙氏之過也!蒙氏隱山林之間,償恩四百餘年,足甚矣!”斐潛看著蒙恕,繼續說道,“更何況,滄海桑田,世事變幻,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當今亂世漸起,邪逆當道,善而縊者不可取,憤而爭者當有為,凡民有喪,扶服救之,挽天下之將傾,立萬世之功業,吾輩自然當仁不讓。不知寬之以為然否?”

    不同的人,自然要用不同的方法,像是鑰匙開鎖一樣,用錯了基本上就是無用功了,而對於蒙氏來說,和其他的人自然不同,就是需要斐潛講這樣的先賢道理,這樣的高度理念來解開原本的心結,來打破蒙氏祖先留下的枷鎖,給予他們的未來一個更強更好的理由和方向,才能讓蒙氏一族,還有其代表的這些老秦遺人真正的加入進來。

    所以斐潛才會說,秦漢之間並沒有什麽生死關係,讓秦朝滅亡不是別人,而是秦朝自己,是趙高胡亥等人。

    當然,蒙恕等人的出現,其實也代表了蒙氏族人思潮的一種苗頭和轉變,斐潛的話語不過是助推一把而已。因此當斐潛講完之後,蒙恕低著頭,思索了片刻之後,便離席而拜,說道:“將軍此言,如黃鍾大呂,振塵去埃,滌耳清心。恕受教,願附將軍麾下,征戰沙場,建功立業。”

    斐潛連忙上前扶起,然後一麵再次勉勵蒙恕,一麵下令舉辦酒宴。這對於深蘊職場規則的斐潛來說,舉辦酒宴自然一則為了慶祝之前的戰功,二則也是為了讓蒙恕更好的融入團隊,再者,斐潛同樣也要借蒙恕展示一個態度,自然是要熱熱鬧鬧的辦上一場才好。

    就在此時,忽然有兵卒上前稟報,說是有關中派遣信使前來,呈上了一個火漆封住的竹簡,斐潛麵上神色不變,心中卻不由得一跳……

    。您提供大神馬月猴年的詭三國新筆趣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