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36章 坐井何觀天(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210更新時間:2023-05-02 10:40:17

    理解了時間和空間,文明的花朵才會盛開得更加明豔。

    人們根據晝夜交替的現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形成“月”的概念,根據四季交替現象而形成了“年”的概念。但是問題是,這三個概念之間,誰也不搭理誰,都是各自玩各自的。

    而曆法,就是將這三個相互之間別扭的家夥,放到一個相對看起來比較規整的框架之內,讓一年裏麵出現整數月,一月裏麵出現整數天,方便人類對於時間的整體概念的認知。

    曆法問題的複雜性全在於回歸年和朔望月這兩個相對來說大一些的周期麽,實在是太零碎了一些,這兩個家夥和“日”的關係,甚至要到小數點後麵的好幾位,不像是手掌到手肘那麽一目了然,所以曆法總是顧此失彼,不能同時協調好年月日的周期……

    上古時期,華夏用的是黃帝曆,也就是天幹配地支,然後定四時成歲,雖然比較粗糙,但是也奠定了華夏曆法的基礎,甚至一部分內容也一直沿用到了後世。道教之中也以黃帝紀元為開元元年,比西方的耶穌紀元要早2697年……

    後來到了戰國之後,秦朝一統天下,便推行秦朝用的顓頊曆,後來漢代之初,首次將二十四節氣加入到了曆法之中,讓百姓能夠更加明晰時令變化,稱之為太初曆。後來又有三統曆和四分曆,而四分曆則是從元和二年開始,一直用到了當下。

    因為月和年,總是和日有些偏差,一年兩年無所謂,十年八年還湊合,但是一百年兩百年,這積累出來的差距就十分的明顯了。就像是四分曆,其實已經很精確了,規定一年是365天又四分之一,但是就是因為相差那麽一點點,再加上因為處理月相的時候沒有考慮月球變換的遲疾問題,導致到了一百多年之後,不論是在二十四節氣上還是在月行有遲疾上都是出現了一些的問題。

    “……故以五百八十九為紀法,以百四十五為鬥法,成此曆也……”徐嶽緩緩地說道,每個字斐潛都能聽得清,但是又都聽不明白,“又製遲疾以步月行,方於太初四分……演黃白之交,以西退行……”

    徐嶽講述了半天,看見斐潛幾乎都要一個眼球掉地上,一個眼球飛天上了,不由得歎了一口氣,停了下來,不講了。

    “這個……嗬嗬……”斐潛多少有些尷尬。

    徐嶽摸了摸胡子,欲言又止。當年劉洪在徐嶽麵前對於斐潛也是多有讚語,說斐潛擅長數術,又明物知格,是不可多得的掌握高深曆法算數的人才,而現在看來麽……

    “這個……小子有問,這黃白之交,當以羅為初,亦或是以計都為始……”一句突如其來的問話,不由得吸引了徐嶽和斐潛的注意,回頭一看竟然是在一旁闞澤說出來的。(本章說注)

    徐嶽正準備回答,猛然間反應過來,不由得瞪大了雙眼,上下重新打量了一番闞澤,說道:“汝既知黃白,可知月過周分,當有寸度?”

    闞澤看了一眼斐潛,有些小心的說道:“這個……也知道,劉公書卷之中,亦有提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