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35章新舊錢幣,新舊戰爭(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278更新時間:2023-05-02 10:42:17

    荀攸對於高深的經濟理論,自然是似懂非懂,但是他也猜出斐潛的一些潛在的用意,大概是指向了士族大姓方向,所以表示出了回收也是需要花費和成本的,但是既然斐潛堅持,荀攸也不會反對。

    荀攸在心中感歎,君明者,為臣者,自然不敢墮……斐潛這樣的君主,太過於精明了,這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一件壞事?

    其實回收錢幣,斐潛第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刺激經濟。

    華夏有古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所以有笑話說,有人將錢幣種到土裏,祈求生得更多的錢財,但是可笑的是,在古代,當有的人這樣做的時候,的確是可以獲得大量的利益。

    因為錢荒。

    華夏封建王朝有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就是錢荒。當經濟發展到了一定階段,需要更多更大量的錢財錢幣的時候,結果中央朝堂提供不出那麽多的錢幣,不得不開始鑄造一些低質量輕重量的錢幣來應急的時候,這些種錢幣的家夥,就會蜂擁而起,從地裏挖出銅器銀瓜,然後和中央朝堂搶奪鑄幣利潤。

    即便是不論私鑄盜鑄的問題,這些士族大戶,一代又一代的人將錢財累積起來,融化成為銅銀瓜果,然後埋到自家地下,無形當中就是減少了在市麵上流通的錢幣數量,而最終的結果就是中央朝廷明明產銀產銅的數量年年提升,可就是追不上需求量,導致市麵上長期存在錢荒問題,最終導致經濟受到損害。

    就拿劉大耳入川之後來說,也是因為大量的分賞,使得原本川蜀之中的銅錢變成了功臣的庫存,使得市麵上缺銅,劉大耳不得不搞出了什麽直十直百錢,結果頓時經濟崩潰,豬哥收攏了十餘年,才算是勉強恢複正常。

    這個問題,斐潛自然不能明說,因為他知道,越是禁止,這些士族大戶越是會察覺其中的奧妙,便越發的會去做!

    就像是私鑄。

    斐潛的第二個目的,就是防腐。

    第三個目的,就是推動白銀和黃金更早,更快的進入市場交易。

    漢代,白銀和黃金,基本上都是屬於賞賜品,即便是當下斐潛用了銀幣和金幣,在民間依舊是很少用於具體的買賣,所以隻有銅幣輪換退出,使得更多人會下意識的選擇交易時間更長的高價值貨幣,當白銀和黃金從貴重金屬成為貨幣體係當中的一員之後,對於白銀和黃金的需求才會激增。

    而華夏本土的白銀和黃金,並不多,或者說不足以支付廣大民眾的經濟需求,所以如果加以引導,這些貪婪的士族大姓,必然就會將目光轉移到那些盛產白銀黃金的地方去,就像是大航海……

    否則在當下的這個階段,跟士族世家講什麽白銀黃金,這些世家未必會覺得有什麽太大的吸引力,還不如繼續想著各種方法來侵吞土地更實在一些。

    龐統麽,軍政倒是不錯,智謀也是卓越,但是也有缺陷,他基本不懂什麽經濟商貿的方麵的問題,而荀攸麽,基本的經濟常識知道一點,但是在更深層麵的還是有些不足,所以都對於斐潛的這個新規定,並沒有太大的感觸和反應,也不是很清楚斐潛的深層次的那些目的。

    斐潛將新錢幣分了分,算是給荀攸和龐統的小禮物,然後便談及了下一個的話題,

    龐統晃動了一下手裏的錢幣,發出了細微叮當之聲,然後說道:

    斐潛看了看龐統,笑道:

    荀攸卻在一旁微微皺了皺眉,輕聲說道:

    斐潛點了點頭,

    荀攸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