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16章克段於鄢(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416更新時間:2023-05-02 10:46:03

    斐潛初到大漢的時候,對於食物的要求也不算是很高。他原本以為大漢雖然沒有調料沒有味精沒有辣椒什麽的,但是食物純天然啊,新鮮啊,應該可以適應,但是沒想到也是痛苦了好長一段時間。

    根本就沒有什麽穿越人士一到古代,誰便吃點什麽東西就扯著脖子叫過癮,甚至感動的眼淚汪汪熱淚盈眶的感覺……

    漢代的東西,其實很多都不好吃,相當不好吃。

    烹飪手法非常簡單,所謂新鮮也僅限於少數的幾種,比如自己在田間地頭院內屋角種植飼養的,或是在池塘河內捕撈的,其他的基本就沒有新鮮可言。就算是在城內集市當中售賣的菜肴原材料,也很多並不新鮮了,畢竟漢代沒冰櫃,也沒有什麽保鮮手段。

    再加上漢代的一些蔬菜,和後世的蔬菜其實有很大的差別。

    就拿簡單的蘆菔和菘菜來說,當然這是漢代的稱呼,若是後世的叫法,則是蘿卜和白菜。然後這蘿卜白菜什麽的天生就長那樣,幾千年來不帶變的?

    顯然不可能。

    經過了一代代的選種、培育,優勝劣汰,甚至改良、嫁接,才能成為人們餐桌上的美味。僅以當下而論,這年月常見的蔬果個頭都沒有後世的一半兒大,而且纖維比較粗,費牙,味道也比較嗆,有的甚至發苦,因此很多都是用來鹽漬、酒漬,否則真心不好吃,味道什麽的,也是比後世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斐潛來了之後,改進了不少,否則按照漢代原本的烹飪方式,白水煮清水燉,扔點粗鹽扔塊醋布,真要是後世那些嬌滴滴娘公子小妖精穿越到漢代急頭白臉的吃一頓,會不會因為食材新鮮而感動不是很清楚,但是吃哭了那是肯定的。

    芝麻,就是胡麻。

    胡麻從張騫通西域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正經來說,從張騫那個時候到現在,胡麻怎麽說都應該很流行了,但是很遺憾,不管是在之前的河洛,還是在荊州,斐潛都沒有看到什麽芝麻做的菜肴,就連芝麻油都很少見……

    原因很簡單。

    芝麻種植不多。

    那麽為什麽芝麻種植量不多呢?要到了斐潛這裏才大規模的種植,然後推出了芝麻餅這種小糕點,並且開始成規模的榨取芝麻油呢?

    斐潛忽然背起了一段書來。

    龐統似乎略有所得,沉思起來。

    斐潛緩緩的說道,

    有時候斐潛看到一些漢代文獻檔案記錄就覺得很搞笑,西域那麽大,養個幾千人的兵卒竟然還不能當地供給,還需要從大漢千裏迢迢運輸糧餉?

    然後滿朝文武都將皇帝當猴子耍?

    端著絲綢之路金飯碗在討飯?

    是真的這麽窮困,還是裝作這麽困苦的?

    在斐潛之前,大漢的這些政治上層人物,沒人是真想把商業行為全部徹底禁止,但同時也很少有人重視商業。在這些人看起來,商人之於國家,就好比是奴仆,離了這類奴仆,可能家裏就髒了,就沒人洗衣做飯了,但真不會有誰認為這種奴仆會有多麽重要,必須給予鼓勵和賞賜。

    此外士族子弟還對商人有種天然的敵視。

    一方是寒窗苦讀,詠史誦經,走關係拉人情,好不容易當上了官吏,還要從小地方做起,即便是刮地皮也要分給同僚進貢上司,搞了多久才能攢些家底。而另外一方則是看著商人帶著商隊跑了幾趟,便是盆滿缽滿富得流油。

    這尼瑪怎麽能忍?

    幹他!

    但是如果拋開士族子弟對於商賈的怨念,商賈究竟對於小農經濟有怎樣效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