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47章一欲窺破萬物情(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740更新時間:2023-05-02 10:46:58

    匈奴強,他們臣服於匈奴,鮮卑強他們臣服於鮮卑,而現在三色漢人強大,他們也臣服於三色的漢人,都是同樣的習俗和傳統。

    老巫師依舊在嘴硬,

    或許是大統領的年齡比老巫師年輕,所以他先反應了過來,雙手一拍,

    老巫師咳嗽了一聲,

    大統領看著老巫師,認真的說道,

    老巫師也同樣反應了過來,臉上的笑容更加的深刻起來,

    大統領哈哈哈的大笑起來,心情舒暢的揮動著手臂,

    在遠處的弁辰人並不清楚丁零人大統領和老巫師在笑著一些什麽,但是既然當狗,自然就是主人笑的開心的時候,狗也要笑的,於是便是恨不得將一旁的狗尾巴插在自己屁股上,將腰彎得更貼近地麵,腆著一張臉,不停的陪著笑。

    ……ヽ(^o^)丿……

    暫且不管那些做狗的弁辰人,回過頭來再看越來越有煙火氣的長安城。

    在龍首原的青龍寺戲台上,圍攏了不少的普通百姓。

    青龍寺之中,當然就是談笑有鴻儒的辯論會場,但是那些辯論探討的話題,當下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是無法參與的,他們聽不懂。即便是偶爾一些能聽懂的,讓他們說,他們也無法組織起語言表達出來。

    因此,自從長安三輔開始流行說書之後,在青龍寺這裏,自然也有了一塊專門留給說書人的舞台,或者說,戲台。

    華夏的戲曲,其實從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萌芽。

    當然戲曲比較成熟和發展的時期,是在元代。

    其實對於這個戲曲來說,相比較當時的漢人官吏而言,沒有什麽的元代蒙古人,對於戲曲文化的推動,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元朝之前是什麽?漢賦,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轉的。唐詩,那是頂尖文人的裝利器,為了推敲一字累吐血的都有。宋詞,換成後世的話來說,那是小資,那是文藝,那是文人之間的小情趣。

    而以上這些項目,都和普通百姓距離很遠。

    比如,班固抑揚頓挫的誦讀著,

    然後百姓瞪圓了眼,

    有人解釋。

    唐詩和宋詞也差不多如此。

    南宋百姓瞪眼。

    大抵如是。

    直至元曲大成。

    老少皆宜,文雅具備,蒙古人看的哈哈笑,百姓也能聽明白。

    如今斐潛來了。

    斐潛搗鼓了些東西出來了。

    於是更貼近於百姓的話本出現了,戲曲自然而然的也繁榮了起來,不僅僅隻有了,還有著更讓人聽得懂,看得明白的曲目,雖然不多,但是在大漢娛樂生活及其匱乏的當下,無疑是非常吸引人的。

    再加上冬天農閑了,很多四裏八鄉的百姓賣了辛苦一年的莊禾,到了臨近新年的時候,怎麽也想著給自家添置些東西,而青龍寺的集會顯然比長安要更大更熱鬧,人也更多,貨物什麽,從便宜到昂貴的,應有盡有,所以也自然吸引了許多普通的百姓前來趕集采購。

    這些普通的百姓雖然聽不懂青龍寺內部那些學子儒生在講一些什麽,爭吵著什麽,但是他們能夠在青龍寺的戲台上聽到和看到一些,便是能讓他們心醉沉迷,渾然忘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