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72章名利情仇皆為由(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502更新時間:2023-05-02 10:47:55

    張公很小心。

    小心才能活得長久。

    成都如今很是繁華,大街上人來人往。

    百姓喜歡這種繁華,也享受這種繁華,張公同樣也喜歡,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要好好的享受繁華,需要不少錢財。

    有錢才有繁華可享,否則這些繁華都是旁人的,和張公沒關係,不是麽?

    張公繞過了街口,然後到了集市上。

    集市之中,往來的人更多了,也有更多有意思的貨物,比如醇香的酒水,上好的羊肉,如果還有更多的錢,甚至有西涼的大馬,西域的胡女,都是可以的……喵喵尒説

    什麽?書?

    不,張公對書不感興趣。

    書對於張公來說,隻是他用來爬升的工具,所以他對於這個工具沒有進一步專研的興趣。

    隻不過他現在還是個書左,而且是剛剛調到成都來的書左,他一切都必須小心,所以他走進了書坊,然後翻來找去,找到了一本最為便宜的文集,付了錢,拿在手中走了出來。

    再一拐彎,張公走進了一個小食肆,要了一些食物和茶水,然後又要了一小壺上好的酒水,一小碟的羊腿肉,一邊翻看文集,一邊慢慢吃喝起來。

    隨著社會物資的漸漸豐富,一日兩餐的規矩也漸漸失去了原本的約束力量。

    其實在上古時期,部落年代,因為生產力不發達,人們也不會什麽觀念製度所束縛,也沒有什麽世間觀念,所以基本上就是有東西就吃,餓了就吃飯,不餓就不吃,沒有定時定點吃飯這種說法。是一直到了商周時期,隨著禮法製度的誕生與完善,才開始定時定點吃飯,慢慢的開始形成了一日兩餐的製度

    由於古代沒有電燈,蠟燭等又太過昂貴,所以除了上元節等特殊的日子晚上可以出來玩,一般的古代人都是沒有夜生活的,吃完飧食後消消食,做下家務等,基本上一天也就過去了,這也是為何古代人一天隻吃兩頓飯的原因,畢竟沒那麽多活動的時間。

    但這也隻是針對普通情況,實際上在漢代的時候,那些比較富裕的士族,尤其是帝王就已經開始了的模式,這四餐為、、、,分別為早飯、中飯、晚飯、夜宵。

    比如成都當下的食肆,基本上來說因為客商的需求,有時候有人早點吃,有時候有人有事晚點吃,最後就變成了一整天大多數時間都點著灶火,隨到隨煮隨吃。便宜的有熬煮的大鍋粥湯,好一點的有小菜,更好一些的就像是張公吃的酒水鹵肉什麽的……

    再好的,那就要去大酒樓了。

    張公從來不去大酒樓,他隻來這種比較不顯眼的小食肆。

    不知道何事,在張公身邊有一個商人模樣的中年人,似乎在沒話找話的說道。

    張公聽聞,放下了文集,

    商人模樣的中年人笑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