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77章算術演化,各自肚腸(3/3)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286更新時間:2023-05-02 11:03:50

    華夏在曆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盤踞在世界的第一梯隊,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亦或是文化的發展,都是如此,勤勞的華夏民眾,在從事大量的生產生活過程當中,自然有這樣或是那樣的問題,也都會遇到數學上麵的疑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就產生了各種算經,在《九章算術》之後,也有陸續很多算經產生出來,而這些算經都是隻是針對問題,解決了,便算是了事,基本上甚少加以深究。

    龐統的大體上意思是說,這是因為老百姓懂得了數學當中的那些邏輯、證明、推演,就不方便統治,難免會為了某個答案爭執起來,比如收賦稅的時候,如果都懂得計算,一個人算一堆穀子,計算方法不一樣,結果可能不一樣,然後可能就會為了差個三五鬥就大打出手……

    所以還不如都不懂的算,還簡單一些。

    另外一個方麵,春秋戰國之所以混亂,就是因為思想上混亂,導致社會原本搭建起來的架構崩壞,如果說斐潛剛搞了青龍寺大論,經文上掀起的浪潮還處於消化當中,就又來搞數學,會不會導致整個的關中文化紊亂,最終變成了兩麵不討好?

    第三個方麵再加上官場上的職位,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采用數學來作為官職的考量標準,必然也會影響到當下位於斐潛整個政治體係之中的上下官員,這些官員當中大多數都未必有一個比較高的數學能力,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出現曆史上的重演,也就是舊有的文學官吏聯合起來,對於新誕生的數學派係進行打壓……

    而這種打壓,經文派係官員的反彈,可能在斐潛這一代發生,也有可能隱忍到斐潛下一代,縱然這一代斐潛力挺了數學,下一代斐潛又能怎麽辦?

    掀開棺材板再爬出來?

    嗯……

    不得不說,龐統的說法確實有些道理,也確實是一個問題。

    斐潛確實可以像是推行農學士和工學士一樣,去推行數學士,但是問題是農工這兩項,對於民眾有很大的需求,而數學士在這個方麵上一是有些重複,二是不見得會得到民眾的支持,畢竟民眾對於農工有需求,對於數學麽……

    或許有需求,但是肯定不如農工來得強烈。

    所以,如果在斐潛這裏再一次重演,豈不是讓山東士族看得很開心?

    如此種種,龐統總結,醫學推動可以,數學要慎重。

    醫學好說,畢竟是人都會生老病死,所以推動醫學,不管上下都會支持,而一時半會不能當飯吃的數學,就未必所有人都能像是斐潛一樣明白其後續的重要性了。所以斐潛如果要真的推動數學的發展,隻靠一時的政令,可能會有效果,但是也很有可能會有反效果,搞不好還會像是春秋戰國時候的百家一樣……

    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不管是法家還是儒家,亦或是道家墨家,在最開始發展推行的時候,未必沒有一部分的統治者支持,但是能過存活下來的,隻有更懂得符合統治者口徑,產生了新的融合和變化的儒家。

    在龐統離開之後,斐潛也不禁陷入了長考。僅憑借斐潛一個人,一代的努力,能不能推翻整個封建社會結構體係,改變華夏的曆史進程?

    顯然不可能,因為河蟹說不可以。

    那麽怎樣才能保證斐潛奮力推動的曆史車輪,找到一個合理合法的新的前進角度,而不至於重新落到舊有的軌道當中去?

    龐統的提醒,無疑讓斐潛正視起這個問題來。畢竟斐潛所需要的,不是說一個短暫改變,而是長久的變化。

    那麽,究竟要怎麽做?如何才能讓數學和經文一樣,有一條相互契合,並且可以和華夏共生且發展的道路?

    。您提供大神馬月猴年的詭三國e小說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