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198章 祁山之戰的開端(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910更新時間:2023-05-02 12:10:54

    “直道?西域?”

    李儒皺了皺眉頭,目光也跟著斐潛望向了西方,沉吟著,思索著……

    ………………………………

    祁山,在豬哥時代,自然是魂牽夢繞念念不忘,但是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並沒有多少關注度,隻不過是一個中轉要點而已,暫時還沒有多少特別的意義。

    在魏蜀相爭時期,祁山之所以重要,其實最關鍵的因素便是因為這個地方南接漢中,北臨天水,西臨西涼,水路旱道都相聚於此,實乃地扼隴蜀之咽喉,進軍關中的要衝。

    然而現在,整個大漢名義上還是一體的,再加上漢中在張魯的控製之下,很長一段時間也沒有和關中或是西涼有什麽聯係,更不用說有什麽衝突了,因此祁山這個地方,隻不過在斐潛心目當中略有些特別含義而已,至於其他人,這裏的重要性還不如番須道或是陽平關。

    在祁山周邊,有三條路可以繼續北上,抵達隴右,回歸關中。

    第一條路,便是陽溪穀道。

    從祁山往西漢水折向西南,大約五六十裏之外,便是李店。李店可不是什麽店麵,而是一個縣城。而在李店的西北,有一條河流,便是陽溪,蜿蜒約兩百裏,便可通往天水,到了天水之後,便可直下渭水,進入右扶風,也可以閑著渭水西進,抵達隴西。這一條最長,但是相對來說好走一些。

    第二條路,稱之為木門道。

    從祁山出發,沿山北行,可抵鹵城。鹵城不大,周三裏,有東、西南、西北三門,因地多鹵土,故而得名。這個地方有很多的鹽井,從先秦開始就有在此設立鹽官,開井采鹽,地域狹長。WwW.

    從鹵城向北十裏後,有一條岔路口,西北方向為一條河穀,此河叫稠泥河,通往第二條路木門道;北方向通往第三條路,鐵堂峽道。

    沿稠泥河一直逆流北上,約二三十裏,便抵達木門穀,過了木門穀便開闊了許多,便可從籍河向西北而行,便到達上邽,然後轉向天水或是東進關中。

    這條路除了木門穀之外,其他地方相對還算是開闊。當然,這個開闊隻是針對於行軍來說的,若是作為戰場,還是狹隘了一些,並不利於騎兵突進。

    第三條路,稱之為鐵堂峽道。

    前麵提到鹵城北十裏的岔路口,繼續向東北三十裏不到,山勢再次變得陡峭起來,需要轉而向東,這裏兩側山崖高聳,穀道蜿蜒,西漢水從穀中奔流而過,聲勢驚人,兩岸崖壁黑色如鐵,故名鐵堂峽。從鐵堂峽繼續往北,翻越雲霧山,再向北即到上邽城外。這一條路最短,但是最為難行,翻山越嶺,道路狹窄。

    韓遂當下,便帶著兵卒屯守在祁山,兵卒忙忙碌碌,砍伐樹木修建營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