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345章 童謠(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362更新時間:2023-05-02 12:11:49

    “童謠啊……”王銘不由得鬆了一口氣。隻是讓鄉野童子唱新的謠,這個事情自然是相對簡單一些,也不太會有風險。

    “……燕南垂,趙北殤。菊花落,莊禾荒。章台下,骨滿倉。有維鵲,失巢亡……”王銘摸了摸腦袋,有些不明白具體這個童謠講的是什麽意思,不過既然是這樣吩咐下來的,就照著做就是了。

    王銘將童謠記下,然後又問道:“此乃其一,那麽其二呢?”

    蔡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臉上帶上了些羞紅之色,更添了幾分炫目神色,讓王銘都有些恍惚,“王兄……這個,最近小弟手頭多有不便……不知王兄可否與小弟些饘鬻之食……”

    “好說……好說……”

    在蔡昱俊美的麵容之下,王銘幾乎是下意識的回答了兩聲,然後才猛然清醒了過來,這個蔡昱啊……

    ………………(以上兩位書友請自行認領)………………

    “……燕南垂,趙北殤。黃菊落,莊禾荒。章台下,骨滿倉。有維鵲,失巢亡……”麴義喃喃的念叨著,說道,“這什麽意思?”

    麴義的親衛茫然的搖著頭,用無辜的眼神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滾!”麴義親切的給這一名護衛分配了一些口水。

    童謠在漢代,一點都不簡單。

    這些童謠大多都流傳於市井民間,沒有固定的發源地,也沒有固定的編詞人,童謠的內容也並非是為了讓兒童豐富知識麵編寫的,其中有著諸多說不清,也道不明的陰謀和預言在裏麵。

    漢代人相信讖緯,童謠就是上天借童子之口在表達,當然,這個“上天”究竟是誰,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這些童謠當中有些怪異,但是也有一些讀起來朗朗上口的佳作,甚至還有言簡意賅的俗語,或用隱喻,或用暗示的方法來表達其中蘊含的意思,在這些童謠的背後,代表的並不是寓教於樂,而是恐怖的腥風血雨。

    這些童謠,就是漢代熊孩子的武器,分分鍾唱著歌就能把皇帝唱倒,把江山唱倒,破壞力跟核武器一個等級,讓麴義不由得不注意。

    就像是董卓當時的歌謠,千裏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董卓當時專橫殘暴,沒有誰不惡心他,但是惡心又不能當麵罵,會死人的,所以怎樣罵人不吐髒字就完全靠漢代的熊孩子了……

    反正這個童謠大多數時間就是在欺負沒文化的人,當然還順帶裝叉一下,反正那什麽熊言無忌不是麽?

    “將軍,要不去找大誰何問問?”站在麴義身側的心腹拱手說道。

    麴義眼珠轉了轉,搖了搖頭,說道:“大誰何非良人也,某若今日詢之,明日天下恐皆知曉……不妥……”萬一是講得別人,那我去問豈不是顯得心虛?

    這些字,每一個字麴義都認識,但是合起來是什麽意思,就讓麴義有些抓耳撓腮了。

    麴義心腹思索了一下,然後建議道:“要不找一下許從事?”

    許攸因為前一段時間交了在冀州北麵和胡人交易的差事,正賦閑在家,去找肯定能找得到,而且許攸是大名鼎鼎的府門八字向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人是貪財了一些,但是許攸也是相當講職業道德的,隻要收了錢,必然會辦事,辦不好的還視處理的情況給退錢,簡直就是童叟無欺的信得過的標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