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654章 新圖略(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944更新時間:2023-05-02 12:35:46

    老百姓的東西是最不值錢的,不管是勞力還是時間,都是如此,對於漢代的百姓來說,縱然有紙張,但是這種不能重複書寫的東西,肯定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之內不受普通百姓接受。畢竟四下都是不要錢的竹木,砍回來自己就可以做竹簡木牘了,寫錯了直接用小刀一刮,方便得很,至於浪費時間浪費體力什麽的,這根本就不是老百姓考慮的問題。

    因此短時間,或許說很長一段時間內,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紙張還無法完全替代竹簡跟木牘。

    那麽,誰才是紙張的使用者呢?

    毫無疑問,是士族,是豪強,是官府,但是絕對不會是黎民百姓。

    那麽斐潛將製造紙張的方法擴散出去,廣布天下,就能讓造紙成本降低,然後就有更便宜更多的紙張出現麽?

    根本不可能。

    斐潛為什麽要推廣造紙?是因為斐潛一方麵要進行更高效的行政管理,另外一方麵也要推行知識的普及,而這兩方麵,竹簡和木牘,已經是成為了一種阻礙。

    如今斐潛掌控的區域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比起當年在並北的時候,擴大了何止數倍,相對應各地報送的相關民生政務的行文更是暴增數倍,每天都有車馬載著整車整車的竹簡和木牘來到長安……

    不僅如此,在各郡縣管轄治理過程當中,留存檔案也是一個重要的工具,可以作為後來者繼任的借鑒,也可成為上級管理的依據,而檔案的建立和盡可能詳細的記錄,同樣也是需要輕便的,可以容納更多字數的紙張。

    更不用說紙張在文學文字知識傳播上麵的作用了……

    而在紙張推廣的初期,士族豪強會願意承擔這個責任麽?

    顯然不可能,士族豪強想要從斐潛這裏得到造紙的技術,不過是一方麵想要省錢,一方麵也想要生財而已,對於推廣紙張的運用,他們並沒有多少的興趣。對於這些人來說,普通的黎民百姓用竹木就已經很不錯了,還用什麽紙張?

    諸葛瑾沉默片刻,拱手說道:“主公所慮甚是,瑾之前想得岔了……”

    龐統撇了撇嘴,說道:“下次碰到這樣,根本就不用理會!”

    諸葛瑾彎腰行禮,表示自己做得差了些。

    斐潛摸了摸下巴上麵的胡子,想了想,卻搖了搖頭說道:“不,子瑜此舉倒是提醒了某……”

    漢代交通不便,所以各地郡縣的當地官守,一旦封出去之後,就基本上很難再進行控製,這也是導致許多問題的根源,一方麵地方大員權力不能太小,否者無法對抗當地大戶大姓,另外一方麵也不能太大,否則就會出現各種尾大不掉的局麵,所以在平衡這條路上,各個朝代的帝王都走得戰戰兢兢。

    而且天高皇帝遠,縱然斐潛就像是當下和諸葛瑾一樣,能夠在長安,或是三輔地區控製輿論,講清道理,但是在其它地方呢?如果出現和諸葛瑾遞送上來一樣的表章,各地郡守又怎麽能保證和中央的步調一致,不出現執行當中的問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