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96章斐潛的取經(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894更新時間:2023-05-02 12:43:22

    曆史上文成公主就是走的這條線。

    那麽走這條路線需要多長時間呢?

    斐潛臉上浮現出了一些笑意,旁人以為他聽著開心愉悅,其實斐潛是想到一個關於文成公主的搞笑事件……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件,或者說是傳言,因為有人說文成公主進藏是走了一年的,也有說走了兩年的,還有人說是走了三年的……

    三年版本的,配套著還有說文成公主和鬆讚幹布的手下祿東讚私通的……

    這可是幹係到了鬆讚幹布的帽子,到底是幾個色?

    正常來說這條唐蕃道,隻需要走一年左右,結果走了三年,其中兩年去了那裏?私通不是有孩子了麽?文成公主和祿東讚跑路了,然後生下來了,鬆讚幹布頂著一頂綠幽幽的帽子花了兩年時間才找到了兩個人,然後很大度的表示這都不算啥,那生不下了的不也是抱著養麽?血緣什麽的也不重要,於是最終三個人快樂的生活在了一起。

    傳說故事就是故事,別把故事當成曆史看待。

    更何況史書之中也有貓膩呢……

    同時在雪區之中還有傳說,說當時祿東讚找大唐求親,小氣巴拉的李世民還拿問題刁難,然後祿東讚憑借著鬆讚幹布的完美的解決了李世民的刁難。李世民提出一個問題,就拿一個錦囊,然後再問一個,再拿一個……

    是不是有一種別樣的熟悉感?

    這的故事,在尼泊爾赤尊公主那邊也一模一樣的用過,唯一的區別就是求親使換成了桑布紮,李世民換成了泥婆羅王。

    至於什麽螞蟻牽繩索穿小洞啊,母馬小馬分群啊等等,基本上都是有人故意杜撰出來欺騙老百姓的,畢竟娛樂麽,這可是傳統,普通百姓不就是好這一口麽?

    畢竟對於任何一個政權來說,,以及,完全是政治上的取舍的問題,又怎麽可能像是有個什麽物品招標似的,?這是多大的娛樂精神?真是讓各國求親使一起競爭,這不是哄抬【嗶】價麽,根本就是完全不符合邏輯。

    就拿喜歡和親的唐朝來說,又不是隻有一個公主,嫁給吐穀渾王的弘化公主也是宗室女,吐穀渾娶吐穀渾的,吐蕃娶吐蕃的,吐穀渾使臣會吃飽了撐的來攪合什麽吐蕃的事?

    所以這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真的就是存粹娛樂麽?WwW.

    並不是。

    這些事情,很有可能就是當年入雪區傳教的光頭佬搞出來的。

    因為在所謂多版本的故事裏,有一個版本是李世民用來刁難迎親大使祿東讚的三個問題分別是、和……

    就像是農民相信皇宮裏麵的皇帝老兒是拿著金鋤頭耕田,皇後娘娘是拿著銀掃把打掃庭院一樣,佛教那些編撰故事的高僧,他們或許覺得他們推行了,那別的國家,比如大唐、尼泊爾什麽的,用的也一定是。

    至於為什麽講吐蕃王的故事,那是因為傳教過程當中,為了吸引更多的百姓聆聽,有什麽比大人物的更吸引人的?

    可惜,中原從始至終都是土地為主的大地主社會,掌控話語權的是士族集團,從來都不是宗教集團,就算是李世民是個智能低下的皇帝,也不可能問出連續兩個有關佛教的問題,而且還將佛教問題擺在前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