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26章做官,究竟是什麽官(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066更新時間:2023-05-02 12:43:42

    隨著斐潛地盤的增加,官吏管理機構分工的初步建立,對於官吏的數量上的需求大大的增加,而科舉考試又不能說因為需求的增加就誰便放低標準,畢竟一旦隨意更改標準,那麽不僅是之前那些通過嚴格考試的官吏變成了笑話,連帶著斐潛推行的這個科舉製度也會成為笑話。

    科舉不能放鬆,人員一時補充不上,然後女官的響應又不是很高……

    斐潛表示很頭疼。

    華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疆土還算是比較遼闊的大國,大一統是秦始皇丟在曆史長河當中的大石頭,曆朝曆代的皇帝都看得見,不管是摸著到摸不著,都是先朝著那個方向去努力,成為曆代統治者的首要政治理想和目標。

    而在大一統之後,就需要一個龐大有效的行政係統,從中央到地方,從行政、財稅到軍事,這些層層疊疊的機構設置之後,就自然有大大小小的官員,各種利益交織其中,各種力量盤根錯節,形成一個巨大的生態係統。

    既然是一個生態係統,就自然會有其內在的生命周期和惰性。

    當一個政治係統中既得利益集團逐漸沉澱其中,形成巨大的寄生於這個生態係統上的食利集團時,這個係統就會變得慢慢臃腫,效率低下,逐漸偏離原來的目標和功能。

    生態係統也有自我修複的功能,而當係統當中這種自我修複能力,已經不能完成糾偏修錯的時候,大的動蕩就不可避免了……

    反抗、暴動等各種問題就會爆發,直至內外的力量使得這個係統崩塌,並重新組建一個新的係統來行使必須的管理功能。在重建的過程當中,一些上一個係統的漏洞,就會被特意加固,甚至封死,成為一塊厚厚的繭,使得生態係統失去靈活性,最終可能會成為下一個的隱患。

    不光是王英在考慮這樣的問題,就連斐潛也在不斷的思索。

    華夏有封建王朝,但是和西方走的方向完全不一樣。

    可以說西歐雖然說在後世建立了一個所謂的聯盟,但是依舊各自過各自的,從古至今都是封建傳統,隻是外包裝有些不同而已。

    而華夏在創新……

    斐潛緩緩的說道,

    龐統翻看了一下資料,

    斐潛撇了一下嘴,

    現在這裏是大漢,當然要取一個漢名才成。

    雖然斐潛這裏並沒有特意強調說必須要有漢名,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胡人湧入,要記住這麽些胡人的姓名確實不容易,即便是龐統都需要隨身帶著一個便簽,重點關注一些人物的名字,更不用說那些普通的官吏了。所以像是取經人德格朗齊這樣的人物,確實是取一個漢名之後,會比較方便一些。後世在洋人企業,不都得取個洋名麽?

    龐統點了點頭。

    斐潛繼續說道,

    斐潛翻著一桌案的策論,然後從中抽了了一份來,

    斐潛將刑顒的策論遞給了龐統。

    斐潛輕輕敲擊著桌案,回憶著策論當中刑顒的話,

    龐統一邊讀著,一邊說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