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六五章 工藝當中的瓶頸(2/2)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4472更新時間:2023-05-02 12:50:10

    沒有機床,沒有拔絲器,怎麽搞出大量的鋼絲?

    對了,拔絲器!

    首先生鐵是肯定不能用於拔絲的,那玩意摔地上說不定就碎了……

    隻能是強度和韌性都非常好的鋼,才有辦法作為原材料。斐潛抬頭仰望著天空,腦袋當中不停的在檢索……

    漢代是有炒鋼的技術的,雖然碳的純度不能確保每一批都含量都一致,但是用來粗製打造兵器卻並不是什麽問題,但是要將熟鐵甚至鋼錠,大規模的拉成鋼絲,單純靠人力煆打那是絕對不現實的,必須要解決拉絲工藝!

    而且一旦解決了拉絲工藝所帶來的好處,有些嚇人啊……

    不僅僅是可以用於起重器,投石機等等機械設備,而且還可以用在建築上,隻有添加了鋼筋的混合結構,才叫做真真的什麽是堅如磐石!

    還有防禦性的鐵絲網……

    這個一旦擺出來,除非連釘在地上的木樁一起拔除,否則在現階段是一點辦法都沒有的!用來封鎖路口,快速布防,簡直就是無上的神器!

    夢想很美麗,但是現實很殘酷。

    之前斐潛就已經參見過黃氏的工匠怎麽做出一根鋼絲出來的,硬生生用錘子在帶有凹槽的鐵板上用紅熱的鋼鐵敲打出來的……

    耗力不說,這個成品率簡直是低的可憐。

    鋼鐵用量對於斐潛來說,或許並不算什麽特別難的事情,他有鐵礦啊!並州呂梁山一帶雖然不是什麽盛產鐵礦的地區,供給斐潛來開采使用,尤其是在現在漢王朝自身難保,根本無暇管控地方政權的情況下,所有產出的鐵礦都可以直接調配使用,所以在原材料上,問題並不是太大。

    現在主要的問題就是兩個:一個是對鐵礦的脫硫技術,一個是加工工藝的改進。

    脫硫,原始的方式就是混合石灰粉,以此來清除鐵礦當中的硫和矽,形成礦渣,隻要多調整幾次,找到適合於呂梁山鐵礦產地的配比,應該來說,隻是時間上的問題。

    如此一來,粗煉出來的鐵水肯定已經在平均水平之上,然後在黃氏工匠的炒鋼鍛打,形成強度和韌性相宜的鋼錠,最後成為各種兵器農具……

    所以初步的脫硫大概就是這樣,若是要更加有效的方式,可能還需要找一些方士,對於這個繼續研究下去才會有更好的方法,但是這個鋼鐵加工工藝啊……

    所以現在問題就是一個,拔絲工藝……

    若是能夠解決,所有的問題就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弩機部分是青銅所製,可以灌注成批製作!

    弩臂等框架結構可以使用熟鐵,從重量和強度上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也可以直接灌模製作!

    然後若是能夠解決了弓弦這個工藝上的問題,整個的弩就可以全部換裝為金屬材質,大規模的製作就成為了可能!

    而且互換性,統一標準也就成為了可能!

    現在的一切,都卡在了這個瓶頸之上……

    。您提供大神馬月猴年的詭三國txt下載精校版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