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84章 太史明的印刷(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922更新時間:2023-05-02 14:01:58

    因此油墨、雕刻的技術,其實都已經是齊備了。隻不過是將小印麵的金屬印綬,換成了較大版麵的木質雕版而已。

    太史明作為一個已經算是比較成熟的工匠管理者,自然是知道需要用什麽木材最為合適,當然不怎麽吸水,不易變形的黃梨木當然是最好,不過麽要是沒有,也可用些黃楊木來替代,當然,最差的用棗木也可以,備選其實很多,這些木頭經過裁切,拋光,油浸,幹燥等等工序之後,便可以作為雕刻木板來使用了。

    所以,其實在漢代,推出雕版印刷,其實一點難度都沒有。難得並不是技術,而是推廣應用,就像是指南車,地震儀,計裏車等等,就算是放在後世,也不是一個普普通通得工匠能夠做出來得,但是因為這些東西隻是滿足了極個別人需求,並不為廣大民宗所需,所以也就很快得消失在曆史長河當中,甚至隻是在史書當中留下了一兩滴得墨點而已……

    中國雕版印刷術的出現,大概是在唐代,但是這個雕版技術,最初卻不是用來印普通識字的書籍,也不是用來印刷四書五經的,而是用來印佛經的。畢竟佛經這個這東西,在光頭眾的不斷推崇之下,仿佛隻要是信佛的人,都必須人手一本……

    如此一來,自然光用手抄,滿足不了龐大的需求,雕版也就應運而生。同時,佛經的大量刊印,並沒有遭遇到儒家的強力反抗,因為在儒家看來,這些東西不過是“子不語”的範圍而已,沒啥好說的。

    不得不說,宗教在這親民這個方麵,確實要比儒家要更強。

    斐潛麾下,不是還有左慈大閑人,嗯,大仙人麽,再加上左慈在漢中,那也是是風風火火恍恍惚惚,所以借著這個機會推一波道經,自然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關鍵是道士在給信眾傳授道經的時候,其耐心程度和周到服務,往往是之前斐潛推動的那些教化使所不具備的……

    關於這一點,其實斐潛也走了不少彎路。誰說穿越者就一定能夠找到所有的事情的捷徑的?

    在斐潛之前推廣的這些教化使之中,有些的確很不錯,盡心盡責,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隻是為了求得更好更高的官職而來,心思並沒有真正用在教化這個方麵上。相比較之下,為了宗教和信仰的這些道士,尤其是後來居上的佛家,在基層民眾方麵,顯然具備更大的優勢。

    當然,斐潛如此大張旗鼓,隆重的要推廣雕版印刷,絕對不僅僅是為了推廣道教或是剛剛有些苗頭的佛教,同樣,除了在普及識字率之外,斐潛還有另外的一個深層次的需求。

    消除在領地之內,士族世家豪右等等地方權勢對於基層的控製程度!

    而這種方法,不是靠著喊打喊殺,不是需要血流成河,也可以靠著小小一個雕版,一張紙來推行……

    “……這,這是……”龐統又轉到了另外一邊,看著另外一邊印刷出來的紙張說道,“這是九章律?這一個是越宮律?這……莫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