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598章 兩條晉升路(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926更新時間:2023-05-02 14:02:43

    斐潛擺擺手說道:“這裏就是你我兄弟之間隨意聊聊,不用那麽正式拘謹……對了,農學士評定的標準製定出來了沒有?”

    農學士和工學士,則是斐潛在漢代舉薦孝廉製度之上掏出的兩個窟窿,也是斐潛在進入關中之時就通過棗祇播撒下去的種子,現在正在逐漸的發芽。

    漢代舉薦製度和魏晉的九品中正製度一樣的操蛋,完全就是屬於朋黨的前身,比什麽科舉座師門生製度還更容易發展成為窩犯。

    科舉製度之下的門生和座師,畢竟還有些偶然性,比如看中的那個家夥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或者是睡覺的時候口水沾染上了稿紙什麽的,而且也有一定的空間給寒門子弟,但是舉薦製度和九品中正製就完全就是走人際關係,靠著祖先的功勳和爵位,基本上來說就已經是斷絕了寒門的道路。

    雖然舉薦製度看起來挺美,也就是舉薦人需要替被舉薦者背書,如果這一名被舉薦者不合格,那麽舉薦人就要承擔連帶責任。如果單純地從表麵上看,舉薦製看起來似乎並沒有多大問題,但在實際運用當中卻難以避免的造成了兩個嚴重的弊端,其中一個特別嚴重的,甚至貽害至今。

    除了之前說的那個朋黨,導致袁氏門生故吏遍天下這種現象一再發生之外,另外一個極其重要的危害,就是有名無德,或者是有德無才,導致這種人擔任官職的時候,往往要麽被地方官吏架空,要麽幹脆同流合汙,最終不僅不能給社稷帶來好處,反倒是往往都變成了蠹蟲。

    這種遺毒甚至傳遞到了科舉當中,導致千年來,華夏封建社會之中,大把大把的上層官員浮於事,隻懂得迎合上司,不懂具體實務,要麽好心辦壞事,要麽幹脆是辦蠢事。隻懂得讀書讀經文的官,自然一碰到具體問題就被當地出身通曉實務的吏捏住了軟蛋,然後縱然有些能人誌士發起了所謂變革和發展,但是一進行到了基層,就自然成為了流於紙麵的空談和假話。

    在這個時代,誰能想到這樣的製度會影響了千年?

    除了斐潛。

    飯要一口口的吃,肉也是。

    所以斐潛當下進行的,不僅僅是表麵上的爭奪地盤成為一方諸侯,甚至埋下了許多的種子,等待著就像是棉花一樣,一代代的優選和優育。

    棗祇顯然是早就對於這個問題有了許多思考,因此斐潛一問,幾乎沒有什麽遲疑,立刻就回答道:“某思之,可於長安之側,立農工二學,三年為期,學農工之術,屆滿學成之後,依學識上下分派各縣……農則以稅賦,畝產之數為繩,工則以道渠,水金等物為準,各以評測,以二年為期,優者上,平者任,下者免……”

    斐潛聽著,然後點著頭,等到棗祇說得一個段落了,便轉頭問龐統道:“士元你覺得怎樣?”

    龐統也吃得飽了,一邊打著飽嗝,一邊用熱巾擦著油,聽到了斐潛的詢問,稍微思索了一下說道:“整體都還不錯,我認為可以按這個先試試……不過有幾個問題,一個是三年學期會不會太長,要不要交學費?第二個是到任兩年就評定,若是有什麽大工程……會不會太短?第三個是優等的和連任的就不說了,這些免職的要怎麽進行處理?另外,評定誰來評定?上下數目又是多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