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94章堅昆的邦交(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716更新時間:2023-05-02 14:09:55

    寧為雞頭,不做牛尾麽。

    婆石河,在堅昆國內,多少也算是,是貴人姓氏了罷。

    須卜居次氏就更不用說了。

    要是改成姓李姓王,誰知道誰是那個阿貓阿狗啊?

    這就像是後世某些廠商,非要給國產貨加個稀奇古怪的名字一樣,要不然就感覺是……

    婆石河元嘗雖然掌權,可當下並不代表著他的權柄就能夠完全服眾。

    外部,堅昆國丘林殘部還沒有完全消滅,畢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保不準什麽時候又會追尋著婆石河遷徙的路線侵襲而來。另外,在葉尼塞河之西,還有色目人也蠢蠢欲動,這些家夥和婆石河的關係並不好,否則當時他們也不會支持丘林氏搞政變了。

    外部有外部的問題,堅昆內部的問題,也很嚴重。

    物資匱乏,始終是阻礙堅昆國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盡管在上一代婆石河大首領就意識到,一個沒有文明,或者說一個不能產出文明的國度是沒有未來的,所以上一代婆石河開始在葉尼塞河定居,開始從純粹的遊牧轉向為半遊牧半農耕,可是在苦寒之地,想要獲取糧食還是很困難。

    即便是作為首領,想要每餐都能吃飽都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更不用說那些普通的婆石河民眾了。同時,除了糧食之外,日用之物幾乎無一不缺,連鹽醬這樣最基本的物資也是難以保證供應。

    畢竟沒有幾個遊牧民族懂得製鹽的,價格奇貴不說還經常斷貨,以至於能夠吃上鹽醬就是上等人了。

    國用不能解決,民生維艱,堅昆國即便是將名號叫得再響亮,也宛如水中倒月一般。

    正在沉思間,有人送進來了一些木牘,使得婆石河元嘗身邊需要處理的木牘堆又高了一些。婆石河元嘗撿起最上麵的木牘,上麵寫的是和大漢互市的種種情況。

    和大漢互市,是堅昆當下最為重要的物資補充來源了,因此婆石河元嘗對每次和大漢的互市都很在意,都要親自查看,詢問。

    起先互市都還好,可是最近不知道為什麽,在木牘上報當中就經常出現了大漢商人在互市中經常以勝利者自居,持強淩弱,強買強賣,貴賣賤買,甚至要的等等行為。

    更讓他感到不快的是,從大漢商人那邊買入的貨物,經常被以次充好短斤缺兩。一匹麻布,經常是短了兩三尺,一斤鹽也往往隻有十二兩,不仔細查驗難以發現。

    這種事情已經發生了不止一次。

    他每次派人去詢問具體情況,甚至找大漢商人嚴詞質詢,但是收效不大。

    那些大漢商人有的根本不承認,有的幹脆很敷衍的在補些零頭了事。

    於是在婆石河內部,也漸漸的多了一些雜亂的聲音。

    婆石河元嘗正在考慮是不是要和北域都護府的趙雲將軍知會一聲,還是直接找驃騎大將軍去反應比較好的時候,又有快馬急急而來,帶來了東麵最新的消息。

    大漠當中,堅昆國當下遷徙占據的位置,是當年鮮卑拓跋漠北右賢王的草場,而往東則是原先的鮮卑王庭,嗯,現在算是丁零王庭了。這些草場之間,並沒有什麽長城啊,關隘啊相互隔斷,所以如果說有丁零人,或是殘存的鮮卑人,亦或是什麽烏桓人等等從東麵而來,都有可能侵擾到婆石河的部落,因此不得不加以關注。

    除了指派到東麵的斥候之外,婆石河元嘗還派了人到西麵,南麵,加上原本留在北麵的眼線,婆石河元嘗幾乎盡可能的將觸角展得極大……

    畢竟當下堅昆國還是非常不穩固,若是稍微有些風吹草動,說不得就會產生連鎖反應,導致出現大問題。

    快馬帶來的報告,是幽州的變故。

    婆石河元嘗對於大漢當下的局麵,也多少有些了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