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八一章 賈詡的見聞(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596更新時間:2023-05-02 14:20:03

    同樣的,賈詡也對於平陽現在的情況十分的感興趣,不知道這些時間裏麵,平陽變得什麽樣子了,或者說,斐潛現在的戰爭儲備究竟到了什麽樣的一個程度。

    一路前行,日出啟程,日落紮營。越往平陽行進,就越來越繁榮,也越來越讓人感覺到了這些繁榮來之不易。

    漢朝的賦稅其實一直以來,都不是很重,最差的時候是“十稅一”,有過“十五稅一”,也有過“三十稅一”,甚至有過不收稅的時候。

    現在在平陽一帶實行的是“二十稅一”,這雖然比起文景之治的時候差上了一些,但對於耕地的農夫來說,卻已經是相當好的一個仁政了。

    漢靈帝時期,稅收政策也應該維持在十稅一到十五稅一之間,對於庶民而言,這跟漢初差得並不多,可就是同樣的稅賦政策在漢初造就了“文景之治”,而到了現在則是出現巨大的問題,很多農民都活不下去,才有了黃巾之亂的基礎,其中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土地兼並。

    這種土地兼並,幾乎是每一個朝代都會出現,而且往往都是不可逆轉。

    新王莽時期也曾經做過努力,實行過一段時間的土地改革,但是卻不了了之。實際上,在漢代當下,雖然說土地是可以私有買賣的,但是實際上依舊還是國有的,或者說是皇帝所有的,一聲令下,抄家剝奪的也不乏其數。

    土地兼並,導致許多自耕農成為了佃戶,除了給國家上繳農稅之外,還需要上交田租,再加上臨時征調的,時不時攤派下來的的,這樣一來,就到導致許多農戶生活困難,甚至變成了流民。

    漢朝的統治階級知不知道漢朝有這麽多流離失所的流民呢?

    應該說是知道的,漢朝的統治者開始還采取了一些賑濟措施,但是到了後來,這個政策執行不下去了,因為大漢朝的國庫已經空虛了,沒錢了。

    而導致沒錢的原因,不是漢靈帝奢侈浪費,而是涼州羌人的不斷起起伏伏的反叛,形成的龐大軍費開支。

    而羌人的叛亂,又和東漢這些統治者對涼州的態度本身就不是很重視相關,所以吏治非常腐敗,不管是哪方勢力,都把涼州當成了一個撈錢的地方,於是就不斷惡性循環下去,直至當下的局麵。

    尤其是現在這個弘農衰敗,關中也即將步入後塵的情況下,平陽附近區域的逆勢崛起,就顯得尤為彌足珍貴了。

    不僅是農耕方麵,甚至在商業方麵,也讓賈詡感受到了平陽的活力。

    離得平陽越近,路上往來的人流就越多,甚至開始出現了一隊隊的商隊,吱吱歪歪的趕著一輛輛明顯是超載的大車,見到了斐潛的部隊,忙不迭的趕到道路兩側,讓開中間,然後帶著幾個人奉舉著些酒肉什麽的,拜倒在道左,以做酬軍之意。

    賈詡默默的看著,然後居然看見這些商隊當中竟然不隻有漢人,還有一些帶著氈帽的匈奴人,或者是包著頭的羌人,不再像之前到平陽的那個時候,隻有一個崔姓的漢人商隊的模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