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34章機構的秘密(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074更新時間:2023-05-02 14:28:59

    這些機構當然也不可能稱之為完美,而且斐潛相信在這些機構運作了一段時間之後,肯定還需要調整和修正,並且不可避免的會產生出官僚主義這個不死不滅的亡靈係的寄生蟲來,但是斐潛也不是全知全能的,像是官僚主義這玩意即便是到了後世也是普遍存在,那麽想要在大漢當下就完全杜絕,可能麽?

    換句話說,隻要有官員,就避免不了官僚主義。雖然說這樣講有些絕對化,但是官僚主義的誕生,是因為人本身有欲望,而欲望這種東西……

    官僚主義最根本的原因人的懶惰、貪婪和自我為中心造成的,廣泛存在於任何組織中,說實話與什麽樣的組織關係不大,即便是高度扁平化的組織也有,想要完全杜絕基本不可能,隻能是不斷的監督核查,盡可能的減少而已。

    監督體係用,地方郡縣是,斐潛在構建這些政治機構當中,灌注了心血,並且與一般的封建王朝所采用的不同的是,這些機構是多模式的,並不是簡單的扁平體,也不是金字塔的結構。

    斐潛之所以不直接采用唐代的三省六部製度,是因為唐代三省六部是建立在將丞相權柄切割的基礎上的……

    而在當下如果斐潛用三省六部製度,不就是自己給自己挖個墳麽?

    當下大漢,誰都清楚,在東邊,便是曹操,在西邊,就是斐潛,這兩個人雖然沒有丞相的權柄,但是實際上幾近於丞相了。

    至於南邊那個比較淘氣的小朋友……

    嗬嗬,慢慢跳著罷。

    所以說斐潛真的要是出台了一個限製自己的權柄,在曆史上是為了分割丞相大權的三省六部製,會不會丟盡了穿越者的臉?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即便是穿越者身為皇帝,三省六部製也不是什麽非常好用的製度。

    唐代最初設立六部的時候,原本可能本意是要專人專職專攻專事,但是很快的這些尚書位置就成為了高官權臣的兼職,並不能具體處理本部事務,完全不懂專業的知識,最後自然就被架空而失去實權。

    唐代六部尚書分為三行:吏、兵為前行;刑、戶為中行;禮、工是後行。各部官員的遷轉就是按照這個次序的,由後而中而前的,所以擔任某部尚書,並不等於熟悉這部的職務,而隻是由於資格的關係。因此,中唐以後,六部尚書基本上成為官員遷轉之資,其官稱隻代表一種身份,甚至可能完全不懂其本職工作。

    所以這個三省六部製一旦淪落成為了官員遷轉的檔次,那還不如直接定一個工資體係薪酬十七檔好了,分部門的意義也就完全喪失了。

    這也是斐潛不願意這麽搞的原因。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想要養老並且還要有待遇,等到做出一定的貢獻之後,斐潛會考慮成立什麽類似於元老院這樣的純粹榮譽機構來容納這些已經沒有精力做事,還想要拿高薪的人……

    畢竟目前大漢職務是終身製的。

    至於處理事務的崗位,還是交給有具備一定專業的人去做,才算是恰當並且有益的。

    斐蓁吞了口唾沫,說道,

    斐潛捏了捏下巴上的胡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