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811章擴張上限有製約,開疆擴土有瓶頸(3/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10654更新時間:2023-05-02 15:13:07

    不過,這功過之大小,賞罰之多寡,不應是在朝堂之中,坐而論之麽?斐潛笑嗬嗬的伸手示意了一下養殖場的環境,何必爭於飛禽之側,論於牛馬之前乎?

    眾人一愣,旋即也是笑了起來。

    呂布之前征討西域,收複了西域的權柄,這是誰都無法否認的事實,即便是呂布當下再征大宛,也並不能表示說他之前的功勳就不認賬了,或者幹脆就汙蔑他之前的首級是冒功……

    等眾人都緩和下來之後,斐潛又是將主要議題重新拉了回來,說道:至於戰馬與駑馬之選……倒是一個好議題……你們怎麽看?

    馬種是需要培育的。

    在斐潛在長安三輔點亮了對於對於禾苗的種子的研究樹之後,其他牲畜,包括豬牛羊雞鴨等都陸陸續續的展開了品種的研究。

    斐潛在北地,有一整塊的適宜各種研究的區域。

    沒錯,就是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地處北方邊境,黃河貫穿其間,水草豐茂,形成了農牧皆宜的環境條件,也因此成為中原政權和北方遊牧民族的必爭之地。在這一塊土地上麵,有山有水有平原,有草地有荒漠,更有農耕和遊牧的碰撞。

    崔城先上前一步,拱手為禮,便是沉聲說道,今西域之況,當引河套舊例!漢禦外敵,蓋城,燧,烽,障,亭爾,然障亭雖便於布置,然不可抵禦敵眾是也!若欲禦敵於外,必須有城燧之防!城或千餘,燧或五百,除就食於屯外,另需菜蔬,豆醃等等,亦有器具用度,皆需轉運!此等之事,當為駑馬輸送!駑馬!並非戰馬!

    王勻在一旁聽了,皺眉擺手而道,非也,非也!西域之所重,當屬戰馬是也!西域之所大,遠甚於河南地也!城燧烽障,禦之不足,何以固之?故當用戰馬,以騎禦統,若有紛亂,須臾即至!駑馬之用,唯有耕運,又是何以至千裏,統萬邦?!驃騎之所利,乃駑馬之故乎?

    錯了,錯了!如今戰馬已然足用,增之不見其所益,駑馬則不足甚也,彌之可利萬戶……

    不對,不對……

    兩個人說著說著,又是相互爭執了起來,顯然是誰也說服不了誰。

    斐潛當年在占據了平陽之後,對於荒田重新複耕,修複水利設施,這一切的舉動使得斐潛在平陽初期獲得了大量的糧食產出,並且有了相應的積蓄提供給斐潛進行後續的軍事行動。

    不過隨著斐潛在平陽的持續經營,農業產出上麵的拋物線就出現了,似乎有一個無形的天花板壓在了農業產量的上端,使得農業畝產達到了一個數值之後就非常難以突破。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這個問題,不僅是斐潛的平陽一地。從整個年代,整個的朝代來看,從西漢一直到了唐代,在達到人口總數大概在五千萬左右的數值之後,總糧食產量就因為撞到了天花板,導致人口總數上不去,形成了雙瓶頸,一直到了南宋之時,才算是在江南的大規模開發之下,打破了五千萬的人口瓶頸。

    在船隊還沒有辦法越過白令海峽抵達美洲大陸,獲取高產出的番薯玉米土豆等產物的時候,斐潛便隻能想著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之下擴大農業上的收獲了。

    河套地區瀕臨漢代邊境,與匈奴的衝突不斷,漢初之時曾經派遣大量兵力駐守,因而需要數額巨大的糧草以維持軍隊生存和保障軍事行動。

    按照通常的比例進行計算,如果說斐潛在河套地區布置大概三萬的兵力,一年下來大概需要八十萬石的消耗,還要再給大概五萬萬錢用於兵餉俸祿開支。

    如果說斐潛一時間腦殘,聽從某些單細胞動物的蠱惑,盲目的擴大戰爭範圍,增加兵卒數量,那麽帶來的財政和錢糧壓力就會更大。即便是在兵餉俸祿上還可以自己欺騙一下自己,表示什麽左口袋右口袋的把戲,但是糧草這種東西吃下去可就是沒了,要等第二年莊禾才能重新收獲,而在這個期間之內隻要任何時間點上出一點的問題,可能多米諾骨牌倒塌下來的時候砸倒的東西就不是一點半點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