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36章 別想,想多就白給(2/3)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8268更新時間:2023-05-02 15:46:11

    搶在對手整隊之前,就給予第一輪的打擊,然後將打擊的優勢擴大,直至擊潰對手。這種戰鬥的模式是夏侯淵自己總結出來的,而且在這些時日南北轉戰的時候,都很實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在趙雲麵前用了出來。

    可是,這一次,夏侯淵遇上的是趙雲。

    不管是兗州還是豫州,其實大多數人從小到大就根本沒有機會騎馬的,不像是靠近胡地的郡縣的人那麽擅長騎術。

    曆史上曹操虎豹騎追著劉備的屁股一陣亂啃,雖然說氣勢也是凶悍,可畢竟也沒能留住劉備的腳步,不是麽?

    因此在先天上,在兗州和豫州招募而來的騎兵,就比雍州和並州的騎兵要差上這麽一節。同時,不僅是在軟件上,在硬件上,曹操現在的騎兵,比起驃騎將軍的人馬,也是遜色不少。

    尤其是馬鐙馬鞍馬腳掌,這個騎兵三寶,驃騎人馬基本上全數配備,而曹操這邊,依舊還有很多人是用軟馬鐙,甚至還有單邊馬鐙的。喵喵尒説

    馬鐙在騎兵發展史上,可以說是一種劃時代的發明,但是並不意味著沒有馬鐙就沒有辦法作戰,甚至沒有大規模的騎兵作戰,在前秦時期,當時還是戰車作為主要機動打擊力量的時候,就已經組建了所謂的輔助作戰了。國外早期大規模騎兵作戰的記載也不少……

    第二個誤區就在於認為馬鐙隻有硬馬鐙才是馬鐙,也就是金屬或是木質結構的那種,但是實際上,胡人很早的時候就利用皮革繩索來輔助上馬下馬,而跟匈奴幾乎相愛相殺了上百年的漢人,難道就一點都不學?

    顯然不大可能。因此在漢代,軟馬鐙應該是一種騎兵的常備,至於為什麽在墓葬當中沒有出現,多半是因為繩索皮革這個東西不能像金屬一樣經得起時間的摧殘……

    第三個認識上的誤區就是覺得馬鐙對於戰將的作用非常大,以至於戰將換裝了馬鐙之後就是武力會突飛猛進,像是猛虎插上了翅膀一般,但是實際上從這些裝備當中獲益最大的,不是原本就騎術精湛的戰將,而是普通的兵卒。

    打個比方來說,馬鐙馬鞍等等可以加成騎術十個點,或是二十個點,反正差不多這個意思,然後戰將的騎術原本就不差,估計大多數都有八九十,頂尖的麽甚至接近一百,加上這些,隻不過增益15%左右,甚至更少,比如像是呂布,有沒有馬鐙對於他來說,基本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如果說一個騎術原本不好,隻有三四十數值的普通騎兵,加上這些裝備,頓時就可能提升50%的騎術!

    在北地時常和胡人打遭遇戰的趙雲,哪裏會麵對夏侯淵的戰法感到害怕?甚至對於趙雲來說,這樣的戰鬥模式才是最常見的!

    和鮮卑人作戰,那裏還有什麽時間來等什麽列隊?不都是在對陣當中自動規整,雙方一見麵就衝殺麽?

    所以,當夏侯淵自己看著自己的手下的時候,總是覺得不錯了,可是等真正和驃騎人馬交上了手,才猛然間發現,差距非常大。

    最先拉開了差距的,就是騎射。

    很多三國遊戲當中,或許隻有白馬義從才會騎射,但是實際上,大多數的騎兵都會這一手,隻是說準和不準而已。

    按照曹軍騎兵操典的要求,一個合格的騎兵要在戰馬三躍之內,完成一次射擊。也就是戰馬四蹄第一次騰空的時候,搭弓上箭,第二次騰空的時候半開弓準備好,第三次騰空的時候射擊。如此循環往複。

    說起來似乎很長很緩慢,但是實際上戰馬奔騰的速度很快,所以這個標準也算是蠻高的了。

    可是,奈何夏侯淵遇上的是驃騎將軍的騎兵……

    曹軍騎兵拋射出來的箭矢稀稀拉拉的,前後並不一致,就像是中年人的尿分叉,使勁努力了依舊不能集中在一起,明明射出去了,就是左一根右一隻的,縱然有些射中了驃騎騎兵,一來驃騎騎兵的裝甲質量都挺好,二來分散的箭矢不能給予騎兵足夠的製動力,使得縱然有驃騎騎兵收到了輕傷,也依舊可以按照原本的隊形衝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