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889章 製詔拜將,分陝而治(2/4)

作者:馬月猴年字數:9594更新時間:2023-05-02 15:46:30

    太史慈同樣獲紫白二色的綬帶,龜鈕金印。

    張遼舉步上前,受紫綬金印。

    呂布原本的舊有溫侯之稱,如今去之,改九原縣侯,稱安西將軍,拜任西域都護,也同樣是授紫綬帶,金印。

    徐晃、魏延在外統兵,不能親自到場,便隻是宣讀了詔令,分授鎮軍將軍和征蜀將軍,授青綬,金印,分別駐守關中和川蜀。

    另有黃成、馬延、馬越、張濟、張繡、薑冏、許定、蒙恕、李典、朱靈、張烈等人,分授中堅將軍、虎牙將軍,遊擊將軍,驍騎將軍,以及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平虜校尉等職位。以上校尉,雖說名為校尉,但是其實都是大約等同於四品雜號將軍,所以也不算是差了。

    至於像是淩頡,廖化,徐羽,王忠,劉雄等等暫時都沒有什麽新功勳的,也就略微上調了一點點,從無名校尉都尉,換成了雜號,大約等同於上調了半個級別,淩頡是建忠校尉,然後同時也追封了張晨,龔俊為建義校尉、討寇校尉。至於廖化,則是護軍校尉,也算是斐潛給與這個三國著名長跑將軍的一點偏愛。

    黃旭為定威校尉,許褚新來,就排在了魏都後麵,分別也是加了一個雜號的武威、武衛都尉,作為斐潛的護衛頭領,維護斐潛周邊安全。

    既然稱之為拜將,所以龐統之流基本上就暫時作為觀禮之人了,即便是徐庶那樣半個武將加點模式的,既然領的是文職的官,那麽就頂多被稱之為,而不能稱之為了。

    同時,四方鎮守不能長期缺少重將,所以封將不能拖,至於文官麽……

    龐統等人的安排和升遷,並沒有在拜將壇之上進行,而是要在臘月初十那一天,在將軍府拜授。

    趙雲等人,在兵卒護衛之下,奔馳長安,繞城受誇不提。這樣的一次大規模的封賞,意義深遠,除了之前提及關於軍功爵位的製度,也是讓斐潛當下底盤當中的士族百姓,明白在三色旗幟之下,有如此強盛的武將隊列,可保護平安穩定。同時斐潛也借這個機會,搭建出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上的防禦戰區,劃出了區域防禦體係,打破了漢代原有的郡縣局限,類似於唐朝的節度使,隻不過民生政務依舊是在郡守縣令的管理之下,這一點,尤為重要。

    漢代律法之中,郡縣之兵並不能跨越郡縣調動,當年孫堅擔任長沙太守的時候,打敗了區星之後,又有周朝、郭石等人在零陵、桂陽一帶行亂,孫堅就越過郡界,前往征討,最後平複。雖然說孫堅當時也未必全數都為了公心,但是跨越郡縣征討,縱然有功,也受到了彈劾。

    而現在片區防禦體係建立之後,郡縣的邊界概念就會變得模糊了起來,而且更加靈活,斐潛可以根據需要增加或是減少軍區管轄範圍,以對應新的需求,而且也將軍權和民政徹底的剝離開,使得地方太守的權限進一步降低,同時也可以通過調整軍區的大小,來很便利的製衡將軍的職權,或者說幹脆輪值,五年調換一次等等,都可以有效的遏製軍權派係泛濫……

    當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製度維護良好,運作合規有效的情況下,而大多數的時候,破壞遠比建設來得更容易,就算是再完善的製度,也有被玩壞的時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