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33章 悄悄的進村,打槍的不要(2/3)

作者:安靜的想字數:7048更新時間:2023-06-08 10:37:14

    “間塚桑,這次SIC8081隻做設計完成後的功能驗證。

    在此後我們會根據現有架構,做簡化設計。

    然後推出它的邏輯優化版,此版本處理器介於8位與16位之間。

    這才是今年,我們要推向市場的主打型號。”

    其實這部分的工作,嶋正利已經在做前期規劃了,他對自己的設計還是相當有信心的。

    而間塚道義聽了嶋正利的解釋,不僅沒有放下心來,反而更驚訝了。

    花兩億多日元隻做流片驗證,這果然壕無人性。

    不過如果這是基礎邏輯版本,這麽做倒也不是不行。

    就是太燒錢了,因為後續以此每開發一個版本就要流片一次,那要花多少錢。

    間塚道義一邊感歎於SIC的財大氣粗,一邊又驚訝於其野心。

    敢這麽做,肯定是對自家芯片有信心,對未來的市場也有信心,才會有這樣的選擇。

    “貴方的意思鄙人明白了,富士通這裏會全力配合。”

    反正給錢,間塚道義沒什麽好說的。

    而且有嶋正利坐鎮應當不至於半途而廢,另外他本人也想看看SIC芯片的表現如何。

    除了他希望霓虹本土的芯片領域更進一步,也別忘了富士通也是做消費電子產品的企業之一。

    如果成功,未來或許也有合作的可能。

    “如此就拜托間塚桑了,具體的流片日期後麵會由嶋桑負責。”

    白川楓今天過來是拜山頭,有了一次合作經驗之後,後麵的事就由嶋正利負責。

    “另外提醒白川桑一句,在流片開始之後,最好能盡快確定該型號芯片的產量。

    每一枚芯片的成本和出貨量都有著直接的關係,想必其中具體的差別嶋桑也明白。”

    隨著間塚道義的提醒,嶋正利也點點頭,這正是他以前提醒過白川楓的事。

    從現在的進度看,或許前期的推廣已經可以開始了。

    如果忽略芯片研發的設計成本,僅僅其正式投產之後的硬件成本就不是一個小數字。

    芯片的硬件成本大致包括,晶片成本、掩膜成本、測試成本及封裝成本。

    在這其中測試成本忽略不計,封裝成本大致占據硬件成本的5%-20%左右。

    所謂的封裝就是把基片、內核、散熱片堆疊在一起,最後形成我們日常中見到的CPU。

    在如今的年代因為工藝還沒有後世那麽複雜,封裝成本幾乎是固定的,占比也不算太誇張。

    而芯片的硬件成本中,真正的大頭其實是前兩者,晶片成本和掩膜成本。

    而這兩者之間,又和芯片產量有著特殊的比例關係。

    當芯片產量較小時,掩膜成本會是芯片硬件成本的絕對大頭。

    打個比方,100萬美元的掩膜費用,最後產量隻有一萬片。

    那麽分攤到每個芯片頭上的掩膜成本,就高達100美元。

    這還僅僅隻是掩膜所耗,如果算上其他費用,那麽最後的芯片成本會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數字。

    而當芯片產量數以上億計時,掩膜成本則會被攤薄到0.01美元,基本忽略不計。

    那時候硬件成本裏,晶片就會占據大頭,畢竟晶圓的利用率不是100%。

    一片晶圓麵積固定,因為成品率的原因,能最終製作成芯片的數量也固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