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12章 CDROM(2/3)

作者:安靜的想字數:7190更新時間:2023-07-20 06:55:33

    世人之所以對CD有這樣的標簽化印象,索尼的推廣是最主要的原因。

    但白川楓卻沒有忽略CD在其他的領域的應用,比如在千禧年之後依舊存在的光盤。

    這也是他在看到軟驅之後,想到的和存儲相關的另一種媒介,。

    這種格式SIC已經潛心研究了近兩年,如今更是接近尾聲,曙光在望。

    當初白川楓之所以決定開發這種CD格式,就是看到了它作為另外一種存儲格式的潛力。

    於是索尼繼續悶頭在音樂CD上下功夫,但白川電器這裏除了音樂,對CD在其他領域的延伸探索也沒有停下。

    如今對比軟盤之後,白川楓突然發現,光盤或許也大有可為。

    為什麽?按照如今的規格,一張光盤的容量大概在700MB左右。

    是700MB,不是700KB,這相對於軟盤的容量來說絕對是降維打擊。

    更關鍵的是光盤的製造成本絕對比軟盤便宜,因為它的主要基材是塑料,隻有表麵鍍層會用到一些稀有材料。

    但是薄薄的鍍層所用的材料有限,所以在成本上天然就比軟盤要低廉的多。

    不過光盤也有一個缺陷,那就是它隻能讀取信息,不能擦寫或者修改信息。

    而軟盤既可以讀取,又可以寫入信息,這是它的優勢之一。

    盡管如此,白川楓依舊覺得大有可為。

    隻作為存儲媒介來說,的應用前景仍然十分廣泛。

    數據庫、文本圖形資料、軟件等等,都可以塞進ROM光盤中長久保存。

    尤其是對於內容分發商而言,絕對是福音。

    既然前景廣泛,又成本低廉,白川楓當然要試試了。

    軟盤有軟驅,我光盤有光驅,這很合理吧。

    軟驅能賣400美元,我光驅大可以比你便宜個幾倍,怎麽樣良心吧?

    容量比軟盤大,價格比軟盤低,白川楓不信光盤會沒有市場。

    而且光驅實際上和CD機的原理十分相似,都是激光頭讀取盤麵上的信息再解析出來。

    甚至光驅比CD機還要簡單許多,它不需要輸出音樂,它隻需要還原數據就行。

    越想越覺得此事可行,連帶著白川楓看現場的電腦展示,都有些心不在焉。

    不過畢竟是SIC芯片第一次麵對大眾消費者,白川楓很快就收拾心情把精力放到了這上麵。

    和富士通的人觀摩了一遍FM-7的性能,大家都比較滿意。

    作為廉價機,各方麵表現都不錯,甚至還有一些小亮點,想必後麵在市場上的表現不會太差。

    而且在臨走時,白川楓已經得到了間塚道義的暗示。

    隻要FM-7達到市場預期,那麽後麵的高端電腦也不是不可以考慮SIC的16位芯片。

    有了這句話,白川楓心裏已經有底了,他對自家的芯片很有信心。

    處理完富士通這邊的事,白川楓又去了一趟SIC。

    到那第一件事就是關注的研發進度,現在接手這個項目的中島平太郎表示,等CD機上市之後,或許就能見到成果了。

    想了一想也是,中島平太郎和小川博司此時都在全力支持CD機的研發。

    CD格式隻能等CD機發布之後,再集中精力去完善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