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九章嫩玉米宴(1/2)

作者:此木為柴字數:4786更新時間:2023-11-23 00:10:34

    京城在長江邊上,屬於江南,氣候溫暖濕潤,水稻一年兩熟,冬天的空檔還能種一些抗寒的油菜,這等於一年收三茬莊稼。

    所以,這一帶的百姓相對來說比較富裕,幾乎沒有餓死人的情況。這就使孩子成活率高,那麽人口就密集。人口一多,土地就都種上了糧食,幾乎沒有荒地了。

    這年月,土地都是私有的,甚至大片土地都是權貴的。收納災民,誰願意將田地讓出來?沒有田地,災民怎麽生活?

    興和帝也知道這情況,也是他發愁的,“往遠處安置呢?”

    戶部尚書道:“缺人口、又有大量閑置土地的,那就是西北三個省份了。”

    雲沐辰道:“那就讓災民們自己選,第一,留在京城,但要做佃農,隻給落戶,沒有土地,佃別人的田地種;第二,回原籍,給些糧食做路費。魯地南邊已經沒事了,叛軍已經被逼得往北退了;第三,去西北,能落戶分田地,也給些糧食做路費。”

    雲沐霖連忙道:“對對對,不能讓他們不勞而獲下去了。”

    雖然他府裏的粥棚出了事,但為了麵子,他依然用精米。幾天還看不出什麽,十幾、二十幾天下來,就看出那是一筆大數目了。

    他也心疼銀子啊,希望趕緊將那些災民弄走。

    興和帝采取了雲沐辰的建議,商量好給多少糧食做路費,就將告示貼了出去,在施粥點兒,讓人不斷地宣讀。讓災民們盡快做

    選擇,五天後,粥棚就撤了。

    大多數人選擇回原籍,他們不是因天災逃荒的,他們是出來躲避戰亂的,現在叛軍往北退了,他們可以回老家了,若是趕得及,還能趕上秋收,將自家地裏的糧食收了,不然不知便宜誰家了。

    第一批的,就是回原籍的災民,急著回去秋收。

    也有一小部分留下做佃農的,是老家也沒地沒產業的,這裏一年糧食收三岔,在哪裏佃地不是佃?這裏還收的糧食多,能吃得飽。

    至於去大西北,沒人去。

    施粥事件就這樣結束了,地裏的玉米也能吃嫩玉米了,挑了個雲沐辰休沐的日子,唐棠和他一起去莊子吃嫩玉米。

    到了莊子上,莊子的管事就稟報道:“有不少人鬼鬼祟祟地在莊子周圍轉,應該是想偷這棒子米。”

    這是他們根據玉米的形狀,給玉米取得名字。

    唐棠看看這一大片玉米,防是防不住的,道:“別讓人大片霍霍就行,這都要明年做種的。嫩玉米他們偷去也就是吃,種不出來。”

    莊子管事鬆了一口氣,道:“諾,主子裏邊請。”

    雲沐辰和唐棠往莊子裏走,玄墨和寶馬已經去野地裏撒歡兒去了。

    唐棠檢查了玉米的生長情況,和雲沐辰親自動手,掰了一些玉米棒子。

    莊子管事恭敬地捧著筐子接著,問道:“主子,這些秸稈兒留著還能長出小棒子嗎?”

    “不能長了,像高粱差不多,砍下來喂牲口吧。”

    唐棠扒開一穗玉米的皮看了看,將玉米掰下來,想起嫩玉米杆兒能當甘蔗嚼。

    她挑了一根玉米杆兒,劈了葉子,從中間折開,直接上牙,將皮劈下來,咬了一口嚐了嚐,“嗯,還真甜。”

    係統出品,必是精品啊,無論果實還是秸杆兒,都是極好的。

    雲沐辰好奇是什麽味兒,從她手裏拿過來,咬了一截兒仔細品味。

    眾下人:“……”

    兩個主子吃起秸稈兒來了,什麽味兒啊?

    真好奇。

    遠處還有莊子裏的孩子好奇地看著,有那小娃娃饞得吃著手指頭。

    所以,得到主子的允許後,將玉米杆兒砍下來,先讓娃娃們嚐一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