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43章 長津湖之戰的意義(1/2)

作者:星空背厚字數:4250更新時間:2023-08-18 19:50:09

    第143章  長津湖之戰的意義

    抗米援潮戰爭初期,援潮軍與米軍的戰鬥打得異常艱難,因為米軍有飛機、坦克、大炮,而誌願軍的裝備是手榴彈、火箭炮以及步槍,明顯的武器差距,給援潮軍造成了很多困擾。特別是當米軍空軍對著援潮軍的後勤運輸路線轟炸後,前線部隊常因物資供應不足挨餓受凍。

    而在和米軍的第一次大規模戰鬥的長津湖戰役裏,米軍派出了一千多架飛機參戰,對著誌願軍的陣地進行狂轟濫炸,導致誌願軍在彈藥補給和食物、棉衣補給上遭到了中斷。

    雖然當時的新華夏組建了空軍,但規模隻有寥寥的數百架飛機,並且還是很落後的那種飛機,和米軍的空軍火力沒有對比性。

    當然在當時,新華夏也曾向速國求助,希望蘇國能給予空中援助。

    但在抗米援潮戰爭打響後,蘇國卻突然變卦了,沒有立即出動空中部隊支援援潮軍。盡管新華夏在空中武器這方麵不占優勢,也沒有蘇國的支援,但援潮軍入潮後,就一鼓作氣贏得了第一戰役的勝利,粉碎了敵人要在感恩節前占領全潮鮮的企圖。取得勝利的援潮軍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整,發動了第二次戰役。

    在第二次戰役中,誌願軍麵臨的作戰環境是零下四十度的冰天雪地。在因米空軍炸毀後勤運輸路線極度缺乏補給的情況下,援潮軍依靠著吃炒麵啃凍土豆,喝冰水,頑強作戰,將米軍王牌陸戰一獅包圍,重創了其有生力量。而在這場戰役勝利後,蘇國終於不再猶豫了,命令蘇國空軍立即入潮參戰。

    當然這隻是重創並沒有全殲,因為在電影水門橋劇情裏伍千裏的穿插七連並沒有完成全殲陸戰一獅最為重要的一個任務,那就是炸毀水門橋,當然在實際上炸毀是炸毀了。

    隻不過米國的工程兵實在是太過厲害了,機械化的設備再加上空投,讓米國工程兵很是輕鬆的就再次架起了一座鋼製大橋,把陸戰一獅的殘餘部隊從新撤了回去。

    蘇國前後態度發生如此巨大的變化,其實都是出於蘇國自身安全的考慮。二戰結束後的蘇國在國際上是軍事大國,但和米國相比,還差點意思。而且蘇國的經濟在那時也麵臨著困難,如果出兵,這對蘇國的經濟是個巨大的考驗。那麽,為何在長津湖戰役勝利後,蘇國又決定派空軍支援了?

    這主要還是蘇國從長津湖戰役的勝利看到了擊敗米軍的希望,便下達了蘇國空軍入朝作戰的命令。蘇國空軍加入後,援潮軍後方的運輸線得到了更多的保障。米軍曾幾次試圖低空轟炸誌願軍的運輸路線,但都因為蘇國空軍的行動而無法取得有效的成果。

    隨著援潮軍在潮鮮戰場的推進越來越順利,蘇國將空軍支援隊伍進行了擴大,他們多次在後方掩護援潮軍運送物資到前線。在蘇國空軍的參與下,米軍喪失了上千架戰機,囂張氣勢減弱了不少,這讓援潮軍的後勤補給更能完整地送到前線戰士們的手中。

    所以從客觀公證的角度上來說,蘇國空軍的參與對取得抗米援潮戰爭的勝利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也讓新華夏對建設現代化空軍有了更高的目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