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五十一章 柴米油鹽(1/2)

作者:奉義天涯字數:4326更新時間:2020-11-22 00:21:02

    路上的荊棘永遠比玫瑰花要多。

    踏入社會的學生,可能會在幾個月之內價值觀多次變化,最終變成自己討厭的人。

    曾經有這樣的一個問題:

    為什麽在學校裏一個月1000塊錢感覺過得很爽,拿工資後一個月5000卻感覺非常難熬?

    學生黨們覺得,步入社會之後,不就比在學校多個柴米油鹽嗎?

    柴米油鹽才幾個錢?

    真的開始生活養家,才知道這四個字代表著什麽。

    更多的,別說柴米油鹽,連“鍋”都解決不了。白鬆屬於很幸運的了,家庭和諧,父母也是個模範夫妻,有一筆積蓄可以幫兒子付首付,但是更多人是沒有這個條件的。

    最可怕的是,白鬆這群人是2012年前後買房,等到了2022年呢?

    柴,想點柴,你首先得有房子,否則沒地方放鍋,然後要交足物業費、燃氣費、水費、電費。

    米,想吃米,你就得四處奔波,這是一大筆開支。現在很多人買東西不問“多少錢”,而是問“多少米”,“米”之一字,自是代表物質。

    油,想放油,那句話怎麽說來著?“中式烹飪,油是食物和鍋之間的媒介”,物質需求與固定居所之間,有太多的媒介,車子、停車位…不僅如此,這些東西本身都需要大量的“米”來支持。

    鹽就更難了。鹽是調味品,是讓生活有滋有味的東西,也自然成了奢侈品。K歌、喝酒、看電影,這些大學時經常可以做的事情,工作後就少多了。

    是沒有錢嗎?是沒有時間。唱歌AA一下一人一百塊錢,但是這一晚上跑代駕可以賺300。對於成年人來說,這一次唱K,成本就是400。

    基層警察,和所有職業一樣,總會遇到這些問題。

    無盡的壓力把人死死壓住,讓人隻想混過值班的日子然後休整幾天,高壓之下,日複一日。

    白鬆的課,學生們可能聽不太懂,這裏麵包涵的人生哲理,有的人25歲可以悟懂,有的人35歲可以體會到,有的人一輩子也不懂。

    但是總歸兩個多小時的講述,算是把他想說的都說了差不多。

    想到這裏,白鬆有些感慨,不知道什麽時候,他能回到母校開一堂課。

    希望那一天早早到來。

    ...

    “感覺如何?”莊支隊問道。

    這趟去警校的任務,可以說完成的非常成功,不僅成功地幫助特警總隊完成了一個挑選工作,還體現了市局對天華市警校的重視,表達了市局領導對即將踏入工作崗位的學生們的關懷。

    “還挺好的。”白鬆想了想:“比我預料的好。”

    “我聽說了”,莊支隊哈哈一笑,想捏一下白鬆的肩膀,伸出手又放了下來:“聽說你把房程給放倒了?你可以啊!”

    “那不能算,我被虐慘了!”白鬆喊冤。

    “哈哈”,莊支隊怎麽能不知道白鬆的事,哈哈一笑:“抓緊時間歇著吧,這一趟過來,算是辛苦你們了。最近五大隊接著負責之前統計的東西,抓緊準備紅藍對抗的事情吧,新來的大領導頗為重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