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六十章 貧道十年一釣(2/4)

作者:烽火戲諸侯字數:9366更新時間:2023-08-20 12:13:58

    他認定一事後,從來是直來直往,上徽山牯牛大崗是如此,見到她後亦是。軒轅青鋒對此無可奈何。

    中年道士宛若不覺殺機四伏,指了指竹籠野果,給出第一個答案,繼而平靜道:“貧道至今也不知此潭深幾許。”

    宋恪禮明麵上依舊溫良恭儉,追問道:“敢問道長所釣何物?”

    道士絲毫不藏著掖著,以淡然語氣說了個石破天驚的真相:“是一尾大鯢,它曾吞了件器物,貧道想討要回來。”

    軒轅青鋒試探性問道:“仙長可是垂釣那大蛟鯢?”

    中年道士當真是不諳世情,點頭道:“正是。”

    青年刀客冷笑一聲,也是直來直往,即將抽刀,他不出刀則已,一出必見血。也絲毫不在意這裝神弄鬼的道士是否感知到殺意。

    我有一刀,天下哪顆頭顱割不得?!

    道士輕輕歎氣,放下竹竿,瞥了眼竹籠,轉頭笑道:“今年釣不成了,剩下幾顆果子,你們不嫌山野果實髒的話,可以充饑解渴。”

    宋恪禮笑而不語,紋絲不動。

    莫名鬆手的青年刀客大大咧咧座下,抓起野果,先遞給軒轅青鋒,她搖了搖頭,他便直接丟入嘴中,籠中剩下三四顆,也一並吞下。

    中年道士笑了笑。

    軒轅青鋒問道:“仙長在山中哪座道觀修行?”

    道士搖頭道:“孤魂野鬼一般,居無定所,好在偌大一個道教祖庭還容得下貧道。”

    宋恪禮冷不丁問道:“小子有一事不解,請道長解惑。”

    中年道士點頭道:“請說。”

    宋恪禮揮袖坐下,像是要與道士好好坐而論道一番,沉聲道:“家父論及儒釋道三教,曾言佛是黃金道是玉,儒教方是糧食。金玉雖貴,但有它不多,無它亦不少,但世道如人身,一日不可無糧。”

    中年道士語調古板地插了一句:“一日無糧其實沒關係,餓不死人。”

    軒轅青鋒目瞪口呆,心中大失所望,哪有這般胡攪蠻纏的辯論,原本因道士於深山碧潭垂釣大蛟鯢而生出的神仙氣度,都一掃而空。

    刀客哈哈大笑。

    宋恪禮養氣功夫不弱,半點不怒。

    好在道士附加了一句:“可若是無糧斷炊久了,確實要出事。”

    宋恪禮繼續平聲靜氣說道:“家父承認正邪之別,但否認有三教之分,道長以為如何?”

    中年道士點頭道:“善。”

    宋恪禮臉色凝重了幾分,“可家父忌憚於朝野上下仍未蓋棺定論的王霸義利之爭,隻敢公然訴說三教宗旨皆要為萬民謀一條出路,提出修身利人四字,儒偏此道不成儒,佛離此道不算佛,仙差此道不登仙。無論三教,隻要常行陰德,忠孝信誠,全於人道,離大道便不遠矣。”

    道士微笑道:“君子不立危牆下,這是兩千年前張夫子所言,你父親能有這等眼光魄力,已算不易。貧道竊以為人能修正身心,聚真精真神,自可孕育大才大德。至於根柢何在,是在儒家那邊,是釋門那邊,還是貧道所在的道教這邊,倒也無關痛癢。不過道教既然以道字帶頭,不管百年千年,後人說起,終歸占了先天優勢。至於那張夫子門生編撰而成的聖賢書,可算是道理講盡,但書生氣難免重了,訂了規矩是好事,也樹起了樊籠。夫子聖賢,毋庸置疑,仰之彌高,可再高的門戶,也有門戶之見,若能早生兩千年,貧道倒要去麵對麵鬥膽說上一句:夫子以為孟浪之言,而我以為妙道之行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